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章)嘬嘬嘬-《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最終結局可能是一個不斷遇到貴人最終爬的很高,另一個卻永遠窮苦一輩子。
這就是天命。
在天命沒發生時,誰都不知道怎么尋找天命。
當他發生的時候,就是天命之時。
而天命,就是基礎的自然規律,在當下的宇宙環境中運轉,而必然產生的一種規律的集合體。
而大漢的出現就符合天命。
這玩意兒理論怎么反駁?!
這一套太逆天了。
同時,董仲舒還提出了一套箴言說。
就是說,某些話一旦誕生,和天命產生感應,就會和天命產生纏繞。
比如,當猿猴在樹上站起來時,他們已經和人的天命重合了一半。
當某種猿猴下地依舊站著時,他們和人的天命已經完全重合,他們就成了人。
比如,大漢取名叫做漢,暗和了天上天河的軌跡,所以大漢就是這片星空下注定了的最終天命。
他這套玩意兒如果能駁斥,那一定要等到人類走出銀河系,走向新地盤的時候才有可能駁斥。
反正霍海是駁斥不了。
這玩意兒還帶進化的這怎么整?
董仲舒早就把這一套想好了,他這些年在家研究的不是如何糊弄人,而是如何遣詞造句讓自己的理論寫成書,還無懈可擊沒法被駁斥。
霍海也是很無奈。
牛頓的晚年在研究神學,牛董更厲害了,他比牛頓還懂,他創造神學。
天命論一出,儒家直接拿來就用。
現在往外擴張的儒教已經把天命論拿來當棒槌用了。
而霍海雖然不相信天命論。
但是霍海也有自己相信的東西。
霍海開始相信,歷史的車輪似乎要在同一個車轍里前進。
不過,霍海并沒有去嘗試搞破壞。
霍海現在只有三個樸素的想法。
第一,大漢子民永遠過的比別的人好。
第二,霍家后代,過的比別的大漢子民好。
第三,沒人能反抗第一條。
跟葛三做出承諾后,霍海開始召集所有將軍,布置救災的事情。
實際上也是在布置兵出西方的事情。
這一次出去,會很長時間,不完全消化安息和羅馬,就等于失敗!
所以,這一次要做的準備非常多。
一舉消化安息和羅馬,讓他們所有的文化全部消失,才是霍海要達成的終極目標。
為此霍海還準備了一個好東西。
那就是自己‘發明’了一種語言。
霍海當然不會發明語言,霍海只懂一種漢語之外的語言,英語。
本來這輩子霍海都不知道自己會這玩意兒能干啥,是不是出國旅游時能買炒飯用。
現在明白了。
英語就是要作為歐洲奴隸的語言而存在的。
為了分割這些地方,霍海準備利用英語的語法,和字母,來制造各種語言。
讓歐洲永遠是那個碎裂的歐洲。
至于這些語言和前世那些德法意西一不一樣,那就不管霍海的事兒了,那都是別人要研究的事兒。
霍海現在除了處理國家政務,就是在國際學院教英語。
要毀滅一個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毀滅他們的語言。
英語這玩意兒,雖然和他們有一丟丟的聯系。
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
他們只會知道,自己學習的語言是大漢蒙學拼音的變種。
而之所以教他們英語,是因為英語這種語言極端變態。
專門就是設計出來的統治工具。
專門進行行業隔離用的。
在英語國家,不同行業的人之間說話,仿佛說的就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和漢語的‘車’‘汽車’‘火車’‘風車’不同,英語是‘vehicle’‘car’‘train’‘windmill’。
但凡不看見實物,說英語的人絕對想不到汽車和火車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學英語的人,永遠都不知道葡萄干是葡萄做的。
更別說葡萄酒了。
這就意味著,學英語的人在涉及某個具體行業的時候,需要學習一大堆專業術語,作為行業工具。
這堆語言的學習過程就是天然的護城河。
要學這些東西,掏錢吧。
當這些東西做成生意之后,說英語的人要想在科學上超越大漢,那就是癡人說夢。
大漢最窮苦的偏遠山村,也有可能誕生科學巨擘,而學英語的人,就算想要學,想要改變命運,都沒有路。
更關鍵是,霍海禁止華洲之外的人學漢語,就算有人偷偷學到漢語,能學到多少?工業門類科學知識絕對學不全。
學不全,再教下去,能教多少?
偷偷學風險有多大?
如果是用英語內部傳播,再隔一層壁壘去偷學,又有多難。
這一切,都是前世歐美自己設計出來的,為了把教育做成產業而設計出來的。
當他們發現各行各業出成果的都是華人,發現歐美和龍國的對抗,變成了華裔和龍國人的對抗后,已經晚了。
積重難返。
而在這個世界,霍海在一開始,就給所有奴隸套上三層狗鏈子。
如果有誰能掙脫。
那恭喜。
你是天選之民,你有資格去大漢過好日子了。
但是,你的孩子不能留在大漢。
對了,他不能學漢語,除非他自己把你立功的歷程再走一遍。
他最多允許成為一個富人。
什么?傳承多少代的富人?
不好意思,在大漢之外,收重遺產稅。
沒有人可以三代巨富。
如果有,那這個基因有問題,必須宰了。
這一套東西,都是歐美發明的,霍海把他們推向了極限。
不是歐美自己不想極限,是他沒本事極限,而易位之后,該做到極限的一定要做到極限。
至于霍海為什么不直接清空生存空間,就是因為永遠都要有奴隸,而被奴役的人永遠不要是漢人就好。
這套幾乎沒有漏洞的邪惡制度,霍海承認它邪惡。
但這套制度之強大,在外部幾乎無法被攻破。
如果它在內部被攻破,哪也不要緊。
只要堅持的夠久,大漢華洲和世界其他幾大洲之間的科技代差太久,就算規矩被打破,他們短時間也追不上來。
只要華洲的統治者發現問題,發現自己搗毀規則是個錯誤,他們就必然重拾規則。
這就是霍海給這個世界設計的一整套規則。
而現在,要教狗怎么聽懂‘嘬嘬嘬’了。
不對,狗其實本身就對‘嘬嘬嘬’有感應,不需要費勁,稍微逗一逗,就會了。
霍海在做各種戰爭準備,在做摧毀安息和羅馬兩個文明的準備的時候。
霍去病正在磨槍。
二十年沒有出門了。
沒人見過四十歲以后大成的霍去病。
霍海都沒見過。
霍去病自己也沒見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