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 這個真相特別勁爆-《大宋神探志》
第(2/3)頁
館伴使還未卸任,就考慮到未來出使遼國,活該你年紀輕輕就服緋,太知道上進了!
遠的不說,在確定了遼人的態度是友好的,不用鬧翻打仗后,這位大內總管不由地松了一口長氣:“那就好!那就好啊!老奴會如實稟告,狄伴使也要好好招待遼人,讓圣人大壽過得舒坦!請留步!”
“送閻都知!”
狄進目送他離去,心中嘆息。
遼人的軍事實力確實強大,但國內統治階層的矛盾也很大,別拿征服一些小部落說事,真有能耐如二十年前那樣,舉全國之力御駕親征,對于遼國本身也是巨大的傷害,明智的統治者是不會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的。
當然道理是這個道理,現實有時候不講道理,萬一真要打起仗來,河北河東之地又將生靈涂炭,所以宋朝這邊有太多人擔心再起戰火了,此番遼人使節團來勢洶洶,朝堂上下都籠罩在一股無形的陰影中。
狄進能夠理解,畢竟他知道歷史進程,兩國維持住了百年的和平,其他人卻并不清楚,倒是歷史上毀掉的盟約實在太多,所以他目前不能跟朝堂剖析敵我強弱,靠講道理來安撫局勢,只是一句遼人很友好,能有效緩解高層的緊張。
不得不說,這其實是一種悲哀。
但也不必沮喪,改變便是!
“狄伴使說什么呢,還要特意避著老夫?不會向這位內官承諾,我們兩國一切都好吧?”
然而就在這時,蕭遠博的聲音傳了過來,伴隨著腳步聲,來到了他的身邊站定,同樣也目送著宮中內官的離去。
狄進用契丹語回答:“兩國太平,難道不好么?”
蕭遠博目光一閃:“狄伴使真是天縱奇才,短短數日就能把大遼的語言說得這么好,老夫十分佩服!”
這老頭蔫壞,故意說得很快,狄進沒聽懂,倒也不裝,轉回漢話:“蕭正使有話不妨直言。”
“那老夫就直說了!”
蕭遠博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件來:“昨晚老夫收到一封信件,上面有言,老夫的兒子不在別處,竟在貴國新立的機宜司,狄伴使可否帶老夫去那里,認一認犬子呢?”
說出這番話時,這位遼國正使的語氣里,流露出了濃濃的譏誚之色。
他剛才雖然沒有聽到狄進和閻文應的交流,但也能想象,宋人掌權的太后、皇帝和高官肯定是急了。
不可否認,南朝是有人才的,眼前這位年輕的館伴使和背后舉薦他的李允則,都是能讓遼人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的人物,但這并不能否認,大部分的宋人官員都是懦弱的,由骨子里懼怕大遼。
剛剛還是兩國友好,接下來就撕破臉皮,他倒要看看宋人朝堂會作何反應,是否會遷怒這位館伴使,如果把這個難纏的家伙送走,派一位規規矩矩的文臣老頭來,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然而狄進不慌不忙:“這倒是巧了,我昨晚也收到一封信件,也是關于令郎的,只是信上所言荒誕不羈,我不敢貿然相信……”
說到這里,狄進湊了過去,低聲道:“父子反目,父要殺子,蕭正使以為是怎么回事?”
蕭遠博的臉色瞬間變了,這次表情的流露竟完全壓制不住:“一派胡言!一派胡言!信在哪里?”
“蕭正使要看信?”
狄進凝視對方:“不如你我交換一下信件如何?”
蕭遠博面色數變,最后深吸一口氣,勉強恢復到平日里的鎮定,卻還是拂袖而走:“倒也不必!老夫累了,今日先去休息了,有事明日再議吧!”
狄進送完閻文應,又送走蕭遠博。
前者是如釋重負地離去,準備回宮稟告好消息。
后者是匆匆離去,眉宇間流露出一抹驚懼。
狄進駐足沉思。
看來蕭遠博要殺自己的兒子蕭奉先,被他們料中了,但奇怪的是,蕭遠博在怕什么呢?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弒父的行徑都是遭人唾棄的,即便草原之人常常發生這種情況,但也是會被別人斥責,并不能視作理所當然,反過來父殺子,受到譴責的程度就小了太多,甚至有些地方,還真就視作理所當然,畢竟兒子的命都是父親給的。
遼國無疑就是這樣的環境,兒子一旦忤逆了自己的父親,那父親真殺了,外人也不會說什么,沒道理蕭遠博要殺蕭奉先,當老子的卻慌了……
站在四方館外思索了片刻,狄進轉了回去,迎面就見蕭浦打直愣愣地走了過來。
蕭遠博一休息,就派這個護衛盯人,狄進心頭反而一喜,直接用契丹話道:“喝一杯?”
蕭浦打愣了愣,然后發現這位宋人大官也不管自己同意不同意,就直接去拿酒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