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位比自己晚一屆的三元魁首,已經走到前面了。 并且堂堂正正。 因為這并非是太后或官家的偏愛,而是在國朝面對遼人這個虎視眈眈的惡鄰時,這位挺身而出,又成功安撫住遼使換來的回報。 狄進同樣坦然地迎著群臣的注視,然后就感受到一道極為敵視的目光落了過來。 比起殿試時呂夷簡看過來的,還要兇狠得多,恨意滿滿。 狄進目不斜視。 敗者的無能狂怒,有什么值得理會的? 蕭遠博也注意到了,視線微微一斜,就發現是一位紫袍老者,惡狠狠地瞪著這邊。 “原來是他!” 曹利用在遼國還真有不小的知名度,當年行走遼營,不亢不卑,據理力爭,契丹度不可屈,和議終定,遼人敬佩英雄,還是認可的,但人是會變的,尤其隨著年歲增長,故步自封,再也不復當年之勇的,也比比皆是。 之前垂拱殿內發生的事情傳了出來,太后不再稱曹利用為侍中,只以尋常的曹卿稱之,當曹利用再度搬出昔日之功,更是遭到斥責,就連蕭遠博隔岸觀火,都很清楚,這位久居南朝樞密使之位的重臣,政治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過即便曹利用成了如今的模樣,李允則也已致仕隱居,真宗一朝的名臣紛紛凋零,卻又有了狄進這樣的年輕俊杰涌現出來,漢人的才干之輩,依舊是層出不窮! 蕭遠博收斂心思,按照禮節邁步上前,躬身拜下:“外臣蕭遠博,恭賀南朝太后,慶衍萬代,壽永無疆!” 劉娥含笑,抬了抬手:“老身多謝遼主,愿兩朝和睦,永享太平!賞!” 內官上前,語氣洪亮地開始誦讀禮單。 蕭遠博平靜以對,副使則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但等到禮單全部念完,他不無遺憾地發現,依舊是和去年祝壽時的一致,別說價值比起蜀錦還要高的湖州吳綾了,連一塊銅錢都沒有多賞。 這也正是劉娥的態度。 兩國外交,不是盲目展現大度的場合,該錙銖必較,就要錙銖必較! 眼見這位過壽的太后,都擺出如此強硬的姿態,不僅副使垂下頭去,不敢造次,使節團其他人等也默不作聲,都無出頭之意。 在一種平和的氣氛中,太后壽辰的儀式舉行完畢。 眾臣懸著的心徹底放下,曹利用的頭徐徐放低,眼神里最后一抹連他自己都不知該不該有的期待也消失了,接下來就如一泥雕木塑,跟在首相王曾后面,領群臣向太后賀壽。 劉娥接受恭賀,轉入后朝,以天子之母的身份接受兒子、兒媳以及一眾妾室的朝拜恭賀,前朝的臣子們則轉移到廣政殿,開御筵。 狄進對于這里很熟悉,殿試就在這座殿宇內舉行,算是他真正在這個時代立穩腳跟的福地,而這座寬闊的殿宇,同樣是每年春秋大宴的舉行地點,因此但凡人數超過上百的宴會,都是在此地舉行。 遼人沒有鬧事,一切如常,氣氛熱烈起來,群臣紛紛入席,出于對使節的尊重,蕭遠博的席位極為靠前,一眾宰執也上前禮貌性地見禮。 蕭遠博還禮后,左右看看,下意識地道:“狄伴使呢?” 王曾的心中頗為詫異:“蕭正使是希望與狄伴使同席么?” 你這遼人挺賤啊? 蕭遠博道:“……” 對方這一問,他也覺得怪怪的。 不得不說,那位陪伴慣了,一時間人不見了,還真有些不習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