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狄進頷首:“蠻夷之輩,多畏威而不懷德,番人仰我朝恩德,不見得懼我宋軍,但倘若宋遼大軍一起壓境,他們必感惶恐,加以宣揚,定能亂其軍心!” 眾人皆為贊嘆:“此法甚妙!” 這就是外交的便利了,四兩撥千斤,同樣能決勝于千里之外! 不過狄進提出借勢后,又適時地潑了一盆涼水:“然李元昊不是一味的莽撞之輩,他既敢實施誘敵深入之計,必是用諜細探聽了邊軍的情報,知道軍中將領多輕慢西羌之輩,一旦開戰,恐爭搶功績,不遵上命!” 喜意消退,殿內氣氛再度沉重,大家心里都不禁苦笑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戰前準備得再好,終究要真刀真槍地打一場。 而宋軍內部驕兵悍將,五代遺風的情況,上下其實都有數。 那些主和的臣子,也并非要對區區西夏委曲求全,實在是擔心一旦不勝,得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被打破,國家又被拖入戰爭的泥沼。 畢竟前車之鑒,實在太多了,由不得很多渴望和平的老臣不重視! “由此可見,首戰的成敗,至關重要!” 狄進卻在這個時候,說出最后的戰略總結:“首戰一旦取得大捷,番人知我朝天威,又懾于遼軍陳兵邊境,懼怕腹背受敵,懷柔之策必然奏效,對于李氏的統治是極為沉重的打擊!若是首戰失利,以李德明之能,我軍就不能輕信黨項諸部了,當即刻放棄‘和黨項’的策略,轉而營建堡寨,徐徐推進!” 劉娥看向眾臣:“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眾臣沉吟著,紛紛點頭。 劉娥愈發滿意:“那就應狄卿所言,和黨項,滅李氏!” 狄進起身行禮:“謝太后!” 在他當仁不讓的爭取下,對夏戰事的策略,以“和黨項,滅李氏”為主,再以《定邊十策》輔之,接下來群臣所作的,頂多是細節上的補充和糾正。 如果說之前還有爭議,那么經歷了此番君前奏對,殿內重臣都是持認可態度的。 畢竟自己所言有理有據,對于三方局勢更是了如指掌,這樣的能臣所定的策略,才能讓宋軍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戰略成果。 不過具體守邊的軍中將領人選,君臣都沒有詢問。 畢竟這位于軍中并無根基,貿然讓他舉薦,反倒容易得罪人。 然而狄進等了等,竟主動提了出來:“臣舉薦一將,或可擔此重任!” 劉娥暗暗凝眉,趙禎腦海中則想到了一個人選,但那位于前線并未立功,現在出馬似乎難以服眾,趕忙提醒道:“咳!狄卿慎重,準備舉薦何人啊?” 狄進頓了頓,說出一位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人物:“前環慶路兵馬提轄,劉平,劉士衡!”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