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竦、范雍、劉平離京了?” “離京了!本以為會有官家親自斟酒,群臣相送,沒想到他們不動聲色地離開,直接往西北去了!” 書房之中,聽了兒子呂公弼略帶疑惑的稟告,呂夷簡淡然道:“對夏之戰,勝敗難料,官家即便想要大張旗鼓,太后也不會應允的,待得前線傳回捷報,再慶賀不遲!” 單就這份心態,呂夷簡和太后是完全一致的,似夏竦這種身居參知政事,還想著拓邊立功,在呂夷簡看來,就是愚蠢的行險之舉。 兵兇戰危,瞬息萬變,焉知功過? 相反身在中樞,俯瞰天下大局,才是兩府重臣需要做的。 想到這里,呂夷簡腦海中就不禁浮現出一個人:“狄仕林在做什么?” 呂公弼道:“他在三司和館閣之間走動?!? 呂夷簡手中的筆稍稍一頓,點了點頭:“近來政事堂中的三司奏劄,倒是較以往勤了不少,看來是受這位的影響了!” 呂公弼奇道:“此人還懂稅收治弊?” “沒人生來就懂,不懂可以學,三司涉及財務大權,豈能輕慢?”呂夷簡強調了一句:“這才是正途!” 呂公弼目光閃爍,遲疑著道:“父親大人,有件事孩兒不知當講不當講?” 呂夷簡看了看這個兒子,了然于胸:“又是機宜司的事?有人求到你頭上了?” “是!” 在這位面前,呂公弼從來不敢隱瞞:“王家的女婿邱素,看上了機宜司提舉之位,減兩年磨勘,一年任滿即可!” 呂夷簡毫不遲疑:“婉拒了他,你別摻和!” 呂公弼其實就覺得父親不會同意,卻又有些抹不開妻子那邊的面子,低聲道:“父親大人,兗州時,我們讓京東路提刑官洪邁顏面喪盡,前程盡毀,他是王氏門生,此番也該稍加安撫!” “無謂之言!” 呂夷簡淡淡地道:“王相當年對老夫恩重,王氏門生若有才干者,老夫自會舉薦,然托公報私之舉不可為之,如洪邁、邱素這等無能之輩,登臨高位,便是積禍,你只想著安撫旁人,卻不為自己族中的延續考慮么?” 呂公弼心頭一凜:“是孩兒的錯!” 呂夷簡不止教訓兒子,還稍稍思忖片刻,開口道:“機宜司之爭,真正的關鍵不是外朝,還要看宮內!王家若是再來請求,你便這般答復,其他勿要理會!” 呂公弼目光閃動,首先想到的是太后與官家,但這兩位的注意力都在西北大局上,似乎不會過于關注機宜司,那么宮內的還有誰? “內侍省都知,勾當皇城司公事的任守忠?入內內侍省都知楊懷敏?” …… 宮內靜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