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狄進點了點頭,毫不遲疑地道。 燕三娘也不奇怪,對于這位的心胸,她已經(jīng)見識到了,此時不說廢話,身體一竄,就到了墻邊,手腳并用,靈活地攀爬了出去,輕盈地躍出墻頭。 狄進則來到練武場,開始了今天的鍛煉。 哪怕是再緊鑼密鼓的朝堂之爭和案件之謎,都無法阻止他每日不間斷的鍛煉。 如今“組織”逐漸浮出水面,更證明了這一點的重要性。 畢竟相比起“金剛會”主要以收集情報為主,里面擅長武力的,也就是寶神奴、盧管事等寥寥幾位,“組織”則以研究人體為目的,能有稱號的,多有不俗的武藝。 而從“都君”的經(jīng)歷來看,能打還是很有用的。 當(dāng)然,狄進不會自己沖鋒陷陣,要的是面對頂尖強者的自保之力,再以朝堂路線輔以江湖手段,堂堂正正地圍剿。 練武、用膳、看書、讀信、寫信、指點學(xué)業(yè),按部就班地完成今日的事情后,夜已深了。 雖然精力依舊充沛,但狄進不準(zhǔn)備繼續(xù)等待,直接回房睡下。 待得第二日,放衙歸來,燕三娘還未出現(xiàn),狄進也不著急,依舊完成自己的事情。 他并沒有將抓捕“長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這個“金剛會”的二代繼承人“無漏”身上,而且對方已經(jīng)逃了六年,本就不急于這一時半會,如果燕三娘那邊毫無收獲,再用他的辦法便是。 而這回尚未到入睡之時,燕三娘主動回來了。 翻墻出去,從正門進來。 倒不是突然懂禮貌了,僅僅是因為帶著一個局促不安的中年漢子來。 到了待客的正廳,那人見到狄進,仔細(xì)辨認(rèn)了一下,眼中愈發(fā)驚懼,卻又?jǐn)D出笑容,腰往下一折:“小的秦五,拜見狄三元!” 狄進道:“閣下是?” 中年漢子還未答話,燕三娘就冷笑著介紹:“南漕十六路,這位秦五可是油水最豐厚的一路會首,表面上已是作威作福,連尋常官員都不放在眼里,背地里恐怕更是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沒有!沒有!” 秦五冷汗唰的流下來了:“俺對官人都是敬著的,更從來沒有做那些事,還望狄三元明察啊!” 狄進知道,這位南漕一路的會首,平日里絕對是威風(fēng)凜凜的角色,現(xiàn)在如此姿態(tài),毫無疑問是先被“金剛會”拿住了把柄,此時又懾于自己的官威,才會伏低做小。 既然有燕三娘做黑臉,他也不妨扮一回紅臉,毋須逼迫過甚,語氣平和地道:“秦會首不必如此,此番請你前來,是為了詢問一件事情!” 83中文網(wǎng)最新地址 “那是俺的榮幸!” 秦五稍稍放松了些,趕忙道:“狄三元想要知道什么,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天南地北,各地州縣的事情,漕幫還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這話不是夸大,對于京師汴梁,情報最流通的地方,一是青樓酒肆之間,美人佳釀,最能讓人口無遮攔,什么事情都往外吹噓顯擺,“天耳”傳人周穎娘和董雙雙,就負(fù)責(zé)這一條線。 另一處就是碼頭了,來自四方的船客商賈都在此地聚集,天下各地的實時消息也在這里匯聚。 狄進問道:“六年前,你就是漕運的一路會首么?” 秦五原本聯(lián)想到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貪腐大案,還以為把自己帶過來,是與此案有關(guān),別看漕幫平日里威風(fēng),一旦牽扯到這等大案,他們這群頭目轉(zhuǎn)眼間就會被抓入大牢,此時一聽是幾年前的舊事,倒是真的長松一口氣:“是!是!小民那時剛?cè)螘撞痪茫 ? 狄進其實是明知故問,如果不是,燕三娘根本不會帶這個人過來,而進一步降低對方戒備心理后,他進入正題:“六年前江南巨富崔致庸之死,你可還記得?” 秦五道:“記得啊!崔員外可是巨富,出手闊綽,每年有不少生意照顧小的們呢!” 狄進道:“崔致庸遇害后,可有人找到漕幫,要你們找尋某件物品?” 秦五稍作遲疑,迎著這位的凝視,還是承認(rèn)了:“有!但俺不知他們是誰,只知是嚴(yán)提刑介紹來的……” 嚴(yán)提刑顯然是當(dāng)時的江南路提點刑獄公事,也是包拯收集的罪證中貪腐問題極重的一位路級官員,狄進卻沒有就此深究:“你們尋到了么?” “沒有!” 秦五搖了搖頭:“當(dāng)時不僅是俺這一路,其他各路也都在搜尋,那段時間商賈的貨物都被暗中翻了個遍,有些不能打開的受了潮,還讓我們賠了不少錢財……” 狄進眉頭一動:“這些損失補給你們了么?” 秦五無奈地道:“嚴(yán)提刑的人,俺們哪敢討要啊,吃個啞巴虧唄!后來為了這事,南漕十六路還又爭了起來,不少人都懷疑是不是……嘿!” 這未盡之言的意思很明確,他們懷疑是不是官府故意挑撥離間,讓江湖子內(nèi)訌,但顯然這一次并非如此,而是那位提刑官受了“組織”之托,尋找被崔致庸轉(zhuǎn)移走的“人種子”。 狄進卻敏銳地把握住了關(guān)鍵:“也即是說,由此引發(fā)的紛爭是漕幫最混亂的時期,對么?” 秦五怔了怔,緩緩點頭:“是!是的!” 狄進道:“那時的過往船只來客,你還有多少印象?” “那是兄弟們討生活的買賣,俺自要在碼頭守著!”秦五也看出來了,這位的目的似乎和當(dāng)年那群人是一致的,倒也干脆:“狄三元盡管問,小的一定努力回想!” 狄進道:“那你仔細(xì)回憶回憶,這段特殊的時期,有沒有一位老者帶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孩童,從京師碼頭下船的?” 燕三娘一直旁觀,仔細(xì)聆聽秦五的聲音,判斷說話的真?zhèn)危搜砸怀觯唤牣惖負(fù)P起眉頭。 老者無疑是“長春”,但帶著兩個以上的孩童? 難道“人種子”是…… “老者帶著多名孩童?” 秦五也愣了愣,長途跋涉多為青壯,這樣的老幼組合可不多,仔細(xì)回想了一下,突然道:“俺沒見過,但那段時期……俺的兄弟王九倒是提過,他見到一個老儒生,帶著三個不哭不鬧的小秀才,來考神童舉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