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五十四章 “組織”的前輩高人“天山”童姥-《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天神啊!地母啊!聆聽我的祈禱吧!”

    高大的帳幕正中,乜羅頭裹筒狀的白色頭巾,身穿三角大翻領長袍,飾以紋錦,綴以聯珠,正立于香爐前,進行著祈福儀式。

    番人的年紀普遍不大,如果說漢人的普通百姓,四十歲之后就能被稱為老者,那么番人基本在三十五歲后,就可以視作老者,體力衰竭,疾病纏身。

    乜羅今年三十二歲,面孔也有幾分顯老,卻又有幾分儒雅,雙目有神,抑揚頓挫的話音過后,猛然轉身,手掌拂動在同樣跪倒在香爐前的番人頭頂。

    “感謝天地!感謝尊者!為我賜福!”

    這位番人同樣身份不凡,乃是心波部的族長,此時雙目微闔,眉宇間涌起一股飄飄欲仙之感,回味了許久后,才如夢初醒,感激涕零地拜倒下去。

    “你還怨恨末星部么?”

    乜羅的手掌繼續在番人頭頂轉動著,聲音在煙氣中顯得愈發飄渺,好似從云端傳下。

    “不恨了!不恨了!”

    番人貪婪地吸著那股煙氣,聲音顫抖,帶著恍惚。

    番人部族內部,也絕不團結,尤其是比鄰而居的部族,往往由于水源、田地、牧場的歸屬而爭斗不休,心波部和末星部就是如此,廝殺見血,鬧得不可開交,才來尋找乜羅,進行裁斷。

    而乜羅將爭議的水源劃歸給了末星部,再親自為心波部祈福,待得這位族長心滿意足地退了出去,雙方的爭執終于被成功化解。

    乜羅重新轉過身,面向香爐,目光幽幽。

    按照朝廷粗暴的劃分,邊地的番人都可以歸于羌人一類,但細分一下,乜羅實則屬于從河湟移居來的吐蕃人。

    四百年前,由于適宜的氣候環境和唐高宗偏向攻滅高麗,而放任吐谷渾被侵吞的戰略錯誤,吐蕃崛起于高原,此后三破長安,鼎盛時期曾壓得大唐都喘不過氣來。

    不過在大唐滅亡之際,吐蕃政權也隨之四分五裂,再也不復昔日高原帝國的雄威,許多小部落為了求存,不得不遷居宋境,依附于宋人朝廷存活。

    乜羅祖上就是這樣的境遇,但背井離鄉的吐蕃人,不代表就沒了野心,只能戰戰兢兢地活著,他就要成為舉足輕重的番人之主。

    這并非自大,蕃人多居帳幕之中,一家便是一間帳篷,所以計算蕃落戶口,是按帳篷來的,而直接聽命于乜羅的,就有六千帳,能夠加以影響的,則多達五萬帳。

    帳幕上千,就能稱為一個大部族,五萬帳則是數十個大部族,他的影響力其實早就不局限于麟州了,平日里對外,甚至還特意低調許多,避免引發朝廷的警惕。

    “可惜啊,我終究不是貴種,無法再回河湟,建立功業!”

    即便如此,乜羅也不滿足。

    吐蕃人骨子里極重尊卑,從松贊干布傳下來的血脈,最為吐蕃人所敬服。

    二十多年前,李立遵費盡心思,將年僅十二歲的吐蕃王族唃廝啰,從西域帶回來,立為贊普,從而掌控河湟一帶的吐蕃部落,后來隨著唃廝啰年紀漸長,李立遵又被曹瑋打得大敗,唃廝啰竟然有了獨立的跡象,要從傀儡真正變為掌權的贊普。

    乜羅最是嫉妒這點。

    十二歲的娃娃,一文不名,只因為有個好出身,就能占據大義名分,讓無數部族俯首稱臣。

    而他則因為出身低微,父親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族首領,若不是偶然遇見了那個人,得了巫術的傳授,長袖善舞,游走于各方勢力之間,再傳道祈福,逐漸樹立威望,如今的各部豈會稱他為“尊者”,俯首敬畏?

    但這份風光的背后,也有著巨大的隱患,尤其是近來那個劊子手的出現,讓乜羅的心里,浮現出了不安……

    “尊者,夏州使者又來求見了!”

    正思索著那邊的情況,隨著腳步聲來到帳外,親信的聲音傳入。

    “哦?”

    乜羅收斂心思,淡淡地道:“看來李德明確實急了,對他們以禮相待,我過會再去!”

    李德明的使者,僅僅是這個月,就已經是第三批了,再將時間拉長,自從夏遼交惡后,西夏更是屢屢拉攏邊地番人首領,送了不少好物過來。

    然而對方越是眼巴巴地討好,乜羅越是自矜自傲。

    蕃人或許在文化傳承上,不比漢人聰慧,但在生存之道上的奸猾狡詐,從來是不缺的,他們一直都在宋夏間游走,既有親附宋軍與黨項人廝殺的時候,也有跟著黨項人出谷,在漢人百姓身上分上一杯羹的時候。

    誰強幫誰,誰弱搶誰!

    說實話,乜羅本來挺看好夏州李氏政權,李德明承襲李繼遷的基業后,得遼國支持,得宋人放縱,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其子李元昊又能兵善戰,連連開疆拓土,將周遭的幾個政權打得節節敗退,大有一舉收復河西的趨勢,這樣西夏是值得投效的。

    但沒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形勢急轉直下,西夏先是在外交上得罪了大遼,其后李德明出兵攻宋,又慘遭大敗,如今西北不敢進攻了,反倒開始圖謀河東,還扭扭捏捏,不敢直接出兵,數度派來使者接觸……

    弱者的氣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