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也是自己人?-《大宋神探志》
第(1/3)頁
三松嶺。
這座位于麟州地界的山嶺,在附近并不出名,唯一歷史揚名的,就是后來的麟府攻防戰里,高繼宣誘敵深入,利用高地騎兵難以施展的地形優勢,在三松嶺處伏擊了李元昊的軍隊,“邊軍奮起,斬首千余級,其相躪藉死者不可勝計”。
此戰的受挫,讓李元昊不得不放棄麟州城池,轉而去攻打府州,但依舊沒有得逞,最終宋廷派出張亢,一騎入河東,扭轉頹勢,將夏軍趕出了麟府。
現在這個年代,還未發生這至關重要的一戰,當地百姓對于三松嶺的印象,都是個平平無奇的地方,外人就更不了解了。
所幸有番人帶路,小隊人馬上山,倒也穩穩當當。
“當年英夫人一族,就是在這一片失蹤的!”
乜羅當先領路,到了一處視野開闊的區域。
狄進目光掃視:“車隊行進到此,選擇夜宿在這里,并不奇怪,但距離官道有一段路程,又不臨近麟州邊境,英夫人一族特意來此,是等待接應之人么?”
乜羅沉聲道:“我當時派出三位得力手下,回來稟告時,也做出了推測,可這里并無車隊扎營的痕跡,也無打斗廝殺的血跡,那一族上百口人,居然就在一晚上憑空消失了!”
狄進看了看天:“當時可有雨水天氣?”
乜羅搖頭:“那幾日不曾下雨!”
狄進又來到高處,眺望遠方,視野之內卻無炊煙:“這附近沒有村落?”
乜羅道:“最近的村落叫廣門村,稍遠些的叫徐家村,當年也都走訪過,無論是從出入村落的小道,還是村民的口徑來看,廣門村的村民恰好見過英夫人一族路過,徐家村的則對此一無所知。”
狄進立刻問道:“這兩個村落大么?”
乜羅回答:“不大,就是百戶人口的小村落……”
“那藏不住一大族人!”
狄進目光微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如果英夫人來此是真的為等待接應人員,她難道就不奇怪,對方為何要選擇這么一處地方?”
乜羅道:“應是為了避人耳目吧?”
“麟州地廣人稀,隱蔽的地方多的是,尤其是接近西夏的邊境……”
狄進道:“試想英夫人一族,如果真的準備逃入西夏,那么他們不該在這個地方繞遠路,耽擱路程,被后方的仇家追上;如果他們不準備逃入西夏,就要在麟州當地安置下來,三松嶺附近有什么好去處?”
“這……”
乜羅還真沒這么設身處地的思索過,但此時仔細想一想,也覺得不對勁起來:“是啊!這三松嶺選得確實古怪!”
“擴大搜索范圍,我們好好走一走!”
狄進不再提問,邁開步子。
他一旦決定查案,就不會只是局限于旁人匯報的線索,但凡有機會,都要親臨現場。
英夫人全族失蹤,至今已有八年,時間跨度上太久,所幸這是全族的失蹤,近百人無論是轉移還是屠殺,都不是小動靜,更何況他們是一支車隊,痕跡處理得再干凈,那也只會局限于一定范圍,一旦將搜索范圍擴大,總有蛛絲馬跡可尋。
于是乎,在狄進的親臨下,周圍的人手齊齊行動起來。
“搜!越是人跡罕至的偏僻地方,越要好好搜!”
“這條路可以供車隊慢行下山。”
“這里也有一條小道。”
“前面有山谷……”
“那里有深澗……”
在狄進的坐鎮下,眾人干勁十足,搜索范圍不斷擴大,終于在一處深澗前,眼尖的護衛發出高呼:“里面有堆積之物!”
番人腰間綁著線,親自下去,很快將一塊塊的零件取出,早被雨水泥土泡到發爛,但終究還是能分辨出,里面有不少馬車的部件。
乜羅再三確定,驚詫不已,回頭看向來處:“這里距離三松嶺,足有七八里了,英夫人的車隊居然會出現在這么遠的地方?那可是夜間啊?”
“有當地人帶路,夜間走上七八里路,完全能夠辦到!”
狄進展開一張簡易的地圖,在上面標準了線路:“想來英夫人那一晚,并沒有真的露宿,而是即刻下了三松嶺,途中將馬車器物拆毀,全部傾倒在這處不易被人察覺的偏僻深澗,至于車上值錢的貨物,恐怕早就被處理掉了。”
乜羅道:“如此說來,英夫人一族并不是被滅口,而是金蟬脫殼了?”
“從目前的線索來看,這種可能性更大。”
狄進頷首:“接應之人故意選擇三松嶺,是看中附近少有人煙,方便他們拋棄舊有的行李,改頭換面,輕裝上陣,從這里離開,走西南可回麟州官道,北上可去豐州,若是再繞回去,又可達府州,可謂四通八達,如果這一族人再分散離開,真有追兵,也難以尋找了……”
乜羅信服地道:“原來如此!下官受教了!”
“單單查出這點,并不困難,只看是否用心罷了。”
狄進淡淡地道,從追查過程來看,幕后之人并不能真正抹除全部的痕跡,失蹤案之所以顯得困難,主要還是沒人會花費大精力,追查一個江湖人的下落。
現在身為知州的他一旦親臨,馬上就有了突破口,那就是用心的結果,當然這也只是一個開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