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大師-《大宋神探志》
第(3/3)頁
劉娥道:“確實有人出手,制止了這場鬧劇!”
悟凈是真的好奇:“誰?”
“那也是一位民間義士,老身不知其姓名,卻知他與孫神醫,即你所說的‘司命’,是對手!”
劉娥道:“此人可比你膽大多了,他直接說,天書之亂不僅消耗了國朝大量的財物,還讓朝野內外沉浸于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中,必須停下,更不能讓皇子也被這樣的‘天命’所束縛,繼位后變本加厲地大興祭祀!”
悟凈露出由衷的贊同之色:“說得真好!”
“是啊!說得確實很好!”
劉娥有些感念:“然不管是好心還是惡意,知曉這等秘聞的人,便事關先帝的清譽,你……明白么?”
正如劉娥制止了持續十五年的天書運動,也不能說那就是造假,而是下詔,“前后所降天書,皆先帝尊道奉天,故靈貺昭答”,天書是真宗尊敬天道,供奉上天,才得到的回答,這是真宗一個人的功業偉績,如今先帝駕崩,天書從葬永定陵,一切關于天書的活動,當然就要停止了。
相反,這個真相里,真宗的所作所為就是徹頭徹尾的造假,再聯想到天書運動的狂熱,可謂昏聵。
所以劉娥的語氣里沒有殺氣,但越是如此,決心越是不可動搖。
寶神奴是遼國諜細,可以“誹謗”先帝,傳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但她絕對不容許宋人,知曉當年那些不為外人道也的真相。
“明白!”
悟凈笑了:“貧僧曾被賊人所惑,鑄下大錯,追悔莫及后,方知執念乃虛妄!由己度人,貧僧由衷地盼著,太后百年之時,回首過往,無有后悔之事!”
這番話有說教之意,但相同的話語,從不同閱歷的人口中道出,效果截然不同。
劉娥沒有動怒,只是悠悠嘆了口氣:“好!承你所言!”
“《南朝雜記》在四方館東南第三間的梁柱內,需得密鑰開啟,還有一部在無憂洞,貧僧卻不知具體的地方了……”
悟凈講完寶神奴筆錄的地點,最后說道:“請太后避讓,再讓那些護衛,給貧僧接上雙手!”
劉娥深深凝視了這位面容松弛,嘴角含笑的僧人一眼,站起身來,朝外走去。
離開偏殿,她立于一尊佛像面前,并未敬香,只是默默等待。
半刻鐘后,親信班直來到身后,低聲稟告:“太后,犯人自盡了。”
“他不是犯人,是民間的義士,得道的高僧,在開寶寺厚葬之,為其立碑!”
劉娥轉過身來,對著悟凈坐化的地方,雙手合十,遙遙一躬:“送大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