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了左右之言,樞密使陳堯咨端坐,微微皺眉,并不言語。 韓億一向保守,又與那位有私怨,所言同樣激進,兩府是不會采納的。 范雍則未免有些紙上談兵,失之于變通,但兩府反倒會接受。 相比起來,他其實贊同遼國內亂,自顧不暇,才會謀求盟約的觀念。 而狄進提出的,問遼國要歲幣,顯然不是真的想從那些兇惡的契丹人手中奪過錢財來,就是不愿意重定盟約的意思罷了。 并且要讓遼國自己拒絕,來日師出有名。 只是陳堯咨也不太明白,對方為何會如此決絕。 按理來說,河西是狄進所取,如今河西的執政官員又是多為同科和至交。 來日讓河西路出力,作為北伐的主力,該是樂于見得的,何必在此時挑釁契丹人的底線呢? 陳堯咨不解,所以放衙之后,便來到太平坊,直接到了家中拜訪。 “陳公請!” 以兩人的關系,毋須客套,作為最初的支持者,狄進與陳堯咨無論是私交還是對遼態度上,都有著一致性,至今也沒有生分。 陳堯咨坐下后,都來不及品茶,就開門見山:“仕林,有關對遼盟約,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狄進斬釘截鐵地道:“盟約不可再定,澶淵之盟是兩國罷戰休養,皆有好處,如今再定盟約,于我朝毫無益處,純粹是助遼國安定內部罷了!” 陳堯咨道:“所以你索求歲幣,并揚言來日滅遼?” 狄進道:“那是最終的目標,北方游牧與我中原農耕,本就難以和平相處,我中原王朝一旦強大,不會容許這等國家存在,便如太祖所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然契丹已立國百年,遠非黨項李氏可比,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滅亡的,我目前追求的,自然是疲遼,弱遼!” 陳堯咨沉聲道:“但經歷滅夏與北伐,接連戰事令朝堂已有厭戰之心,你這般態度,需承擔的風險,可曾想過?” “當然!這是必須承擔的風險!” 狄進重重點頭,毫不退讓:“即便河西已定,我朝的騎兵不再是短板劣勢,但兩國的軍事力量,也僅僅是從我朝落于下風,變為了占據優勢!真正決戰,看的可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優劣,到時候大小戰役不知道要打多少場,反復拉鋸,因此現在的定策,都是為了來日的事半功倍!” “說得好!” 陳堯咨終于動容,卻不感到意外。 或許從一開始,他就覺得眼前這位年輕人,有著非比尋常的胸襟魄力,才會庇護支持。 只是哪怕自己這位樞密使愿意支持,在兩府之中,也未免勢單力薄,陳堯咨道:“仕林,你所言恐難以說服群臣,……” 狄進笑了笑:“陳公,如果沒有這封遼國的書信,如今朝野上下,最關切的問題是什么?” 陳堯咨微微一怔:“自是太后袞服祭祖,你的意思是?” 也就這位敢說得如此直接,狄進當然也不會在這位豪爽硬氣的老者面前遮遮掩掩:“那假如太后愿意放棄袞服祭祖呢?” “太后愿意放棄袞服祭祖?” 陳堯咨猛地瞪大眼睛,旋即大笑起來:“好!好!那還遲疑什么,向遼要歲幣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