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維持了第三節的收官陣容,換下基里連科和鄧利維,換上加索爾和斯澤比亞克。 路易明顯感受到了球隊的狀態正在登臨頂峰,現在要做的就是派出默契最足的五人組,讓他們一直那么打下去。 第四節開場,已然落后23分之多的太陽沒有選擇,他們的進攻傾向集中在外線。 只有三分手感爆炸,才有機會單節扭轉23分的分差。 不可否認,太陽的攻擊火力確實足。 便士上來一記呼叫擋拆后的急停三分,然后是漢密爾頓的切出接球三分和加內特的擋拆外彈三分。 不到兩分鐘連拿9分,這是極致兇猛的火力,可是,追分的前提是自己得分,同時壓制住對手得分,或者,讓對手得到比自己更少的分數。 太陽3個回合拿9分,在沒有打四分的情況下,已經是理論上的最高得分。 但是,凱爾特人回應了兩記三分和一個2+1,同樣是9分。 而且,看起來還是毫不費力,就像第三節一樣。 “Wish讓凱爾特人的投籃命中率下降到80%”是德安東尼籃球生涯中聽到的最可怕的一句解說詞。 現實往往比戲劇玄幻,可凱爾特人的表現,已經是各種好萊塢編劇解釋不了的夢幻了。 路無瑕點名幾乎打爆加內特,然后路易換回姚月半,接著凱爾特人就無敵了? 第四節進行到一半,路易坐下了。 當時,分差達到30分。 懸念已經消失。 不知為何,路易忽然想抽一口雪茄,但他今天沒帶。 而且,總決賽還沒結束,現在抽雪茄的話,容易激怒對手,徒生是非。 這支凱爾特人和路易見過的那些擁有完美化學反應的球隊有什么不同嗎? 不,沒有多少不同。 路易想到了很多在同樣的舞臺上打出過這等表現的球隊,只是,這段時間在他的腦海中就像一條長河,無數的記憶模糊了具體的畫面,他所親歷的那一切,忽然失去了名字與歷史性,只剩下眼前這支球隊的偉大表演。 多少年過去了,人已不再是那些人,而比賽還是那樣的比賽,優雅,美麗,壯觀,任何一個喜歡籃球的人都會忍不住打電話給路易,急切地說出與比利·奈特當年對斯圖·英曼說過的話⑴。 路易呢?見證過無數偉大比賽的他會怎么說? “這支球隊遲早會解散,但是不要難過,即使過了三十年,你的記憶還是會像是剛剛看過比賽一樣嶄新如昨。你還可以對那些沒看過這場比賽的人說,偉大的比賽就是這樣的。傳球、跑動、投籃,這是籃球場上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事情,可以全場做到這種事的球隊就是最好的球隊。”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和應該知道的一切。” 比賽結束之后,路易對記者如是說。 ⑴沃頓當年轉投快船后,77開拓者瞬間崩塌,比利·奈特給77開拓者的締造者斯圖·英曼⑵打電話問道:“有什么辦法能夠維持一支完美的隊伍?還會有這樣完美的隊伍嗎?” ⑵可能有些書友已經忘了,這個英曼就是那個奈特跪求他選喬丹,哪怕讓喬丹打中鋒的總經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