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那么一段時間,太陽看起來大勢已去,凱爾特人的領先優勢達到了16分。 第四節開局,姚月半在加內特頭上打成2+1,領先優勢擴大到18分。 然后,伊戈達拉連進兩記讓人意想不到的三分球,又使分差回到15分。 加內特面筐單打姚月半,路無瑕弧頂點名米利西奇,便士回應三分,吉諾比利單挑漢密爾頓的蛇形上籃,漢密爾頓跑位接球中投,加索爾高位面筐殺進籃筐灌籃…… 這可能是近幾年來最稱得上群星閃耀的一屆總決賽。 凱爾特人的發揮更加出色,太陽被壓倒了。 終場前三分半鐘,太陽落后12分。 然后,德安東尼做了個決定,把米利西奇換下,因為他在場上被作為破綻連打連中。 與其留著他,不如換一個防守端破綻更大,但進攻端更有作為的老將——以關鍵時刻的大心臟為聞名的羅伯特·霍里。 受到蝴蝶效應的影響,霍里并未在今世建立“大人物羅伯”(Big Shot Rob)的聲譽,這并不是說他的關鍵表現不再耀眼,而是他的那些關鍵時刻的表現,從未為他的球隊贏回冠軍。 對體育界來說,只有成為贏家的關鍵表現,才是有意義的。 很難用言語形容霍里上場后所做的事。 他先命中一記三分,然后在加內特的強大防守下快攻得分。 那個時候,路易已經意識到霍里的危險性,他讓基里連科去盯著他。 但是,即使凱爾特人派出他們的最佳防守者,也無法改變之后發生的事。 霍里并不是那種專門派人去盯就能盯住的。 因為他不是機會創造者就像歷史上所有出名的大心臟角色球員一樣,他們只是把掉到他們手上的球投進,而不是依靠個人能力創造出了那個出手的時刻。 所以,基里連科只是讓霍里接球的難度加大,卻沒有改變他接球后出手必進的結果。 霍里包攬了太陽余下16分里的12分,而真正讓霍里的進攻變得有意義的,是加內特銅墻鐵壁一般的防守。 最后三分半鐘,加內特貢獻3蓋帽1搶斷,使太陽在最后時刻創造奇跡,填平12分的差距,讓這場壯麗的天王山之戰,進入加時。 ⑴我有多久沒講過張伯倫欺負沒里德的尼克斯的第六場爆砍45分27籃板,然后第七場被一條腿的里德嚇爆了卵,只拿21分24板的故事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