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元夜(下)-《盛唐挽歌》
第(2/3)頁
世間視死如歸之人,又有多少呢?
“將卷宗送到東宮,讓朕的那幾個不肖子看看?!崩盥』荒蜔┑臄[了擺手。
見高力士還沒走,他疑惑問道:“如何不去傳旨?”
“圣人還沒有說如何處置太子、鄂王、光王三人,奴不敢去傳旨?!?
高力士恭敬說道。
聽到這話,李隆基感覺像是吃了一顆蒼蠅那般惡心。
十三皇子李沄告發(fā)說太子李瑛借兩千副盔甲,這其實是李隆基暗中授意他這么做的。
太子與鄂王、光王有沒有真的謀反,李隆基心里也是明白的。這些人想謀反,暗地里也在聯(lián)絡(luò)外臣,拉攏外臣,確實是圖謀不軌。
但若是談及實質(zhì)性的謀反舉動,那也實實在在是沒有的。
一想到這,李隆基不由得有些心虛。太子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如何想。
因為對李隆基來說,太子有沒有謀反不重要,他想不想謀反才是排第一位的。李瑛和其他二王想謀反,那么他們就該死,就這么簡單的道理。
至于為什么說太子和二王想謀反,李隆基覺得,他自己認(rèn)為是這樣就可以了,不需要聽別人在一旁嘰嘰歪歪。
比如說那個老是把“太子乃國本”掛在嘴邊的張九齡。
其他的那些,就是有沒有證人,有沒有證據(jù),犯罪的邏輯鏈條是否清晰,太子是不是被冤枉之類的,全都不重要。
甚至可以不用裝點門面搞什么審訊。
“將薛銹處死,卷宗交給太子與二王查看,然后放他們回十王宅,解除禁制?!?
李隆基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心,高力士轉(zhuǎn)身去傳旨,稍稍松了口氣。這個結(jié)局,比他預(yù)想的好不少。
然而高力士還沒走出勤政樓的房間,就聽到身后傳來一句令他毛骨悚然的話。
“將薛氏滅門。除了太子與二王及子嗣外,其余十王宅內(nèi)相干人等,無論主仆家眷,統(tǒng)統(tǒng)殺掉!”
李隆基的命令不含一絲感情,就好像他殺的不是人,而是待宰的豬犬一般。
“喏,奴這便去傳旨。”
高力士深吸一口氣,輕手輕腳的出了勤政樓。等走出去之后,這才感覺到自己心跳恢復(fù)了正常。在他印象里,李隆基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么生氣過了!
“統(tǒng)統(tǒng)殺掉”這四個字雖然短,但包含的信息量,卻是極大。
太子與其他二王的眷屬與親戚,府里的奴仆妃嬪,除了孩子,其余皆是一個不留。
“要換太子了誒。”
高力士嘆了口氣,喃喃自語的嘀咕了一聲。
貴族們錦衣玉食,貴族們?nèi)缏谋”?
稍有不慎,也會家門被屠滅,無處說理。
皇權(quán)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頭上,無人可以擺脫。
高力士知道李瑛是“無辜的”,所謂“謀反心證”,跟當(dāng)年酷吏張湯的“腹誹之罪”雷同。
你說你沒有,但我認(rèn)為你心里有,這便可以了。你說什么我都不想聽,我也不需要跟伱講什么證據(jù)。
權(quán)力場上無父子,太子是名正言順可以頂替天子的存在,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有什么父慈子孝,也決定了太子之路不會一帆風(fēng)順,更是證明了與太子離得近的人,極有可能被殃及池魚。
孰是孰非,誰可一言而決呢?既然決定參與這個游戲,就不要抱怨游戲規(guī)則殘酷吧!
高力士一邊帶著宮里的宦官前往東宮,一邊感慨的思索。這一波,大概要死不少人了。
權(quán)力重要,還是性命重要,這是每個權(quán)貴都要回答的問題。
對于某些人來說,如果沒有權(quán),那這條命茍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不同的人,恐怕答案也是不一樣的吧。
高力士滿懷心事的來到東宮,對太子李瑛和二王傳旨。
聽到自己居然被放過,三位皇子喜極而泣。至于府里其他人要無辜被殺,那不是他們關(guān)注的問題。
老婆沒了再娶,留著小命在,就一切皆有可能。
李隆基辣手無情,他們又何嘗是心懷慈悲之輩?
不過是大魚吃小魚一般的權(quán)力博弈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