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國策之變-《盛唐挽歌》
第(2/3)頁
他的愿望也實現了。
這一年的九月,太宗從長安出發,經涇州,原州抵達靈州,接見并宴請陸續赴約而來的各部族首領及其使節。
會盟當日,更是受到諸部落首領和使節數千人的隆重歡迎。他們向唐太宗獻禮并請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并立下“愿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愿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的誓言。
不管這誓言到底后面有沒有一直遵守吧,起碼這次會盟,給大唐注入的強大精神,那是后人無法想象的。
大唐社會斗志昂揚,兼容并蓄;以我為主,天下一家的原則,便是從此時開始正式成型。
靈州城是個好地方啊,太宗當年這么認為,朔方節度使韋光乘也是這么認為的。
只不過,他今日便要跟這里說再見了……很可能是永別。
方有德屯兵磧口,讓韋光乘極為憤怒和恐慌,更可氣的是,對方不但不解釋為什么要進入朔方軍的防區,而且還要求他提供軍糧!
是可忍孰不可忍,韋光乘一怒之下,送了一份疏奏去長安告狀,將方有德形容成了一個飛揚跋扈,桀驁不馴的邊將。
呃,事實上他說得倒也不是假話。以過往節度使的表現看,好像真找不到比方有德更“囂張”的人了。
韋光乘本以為,基哥就算不查辦方有德,也會將幽州邊軍從磧口調走。沒想到,他最后等來的,卻是撤職查辦的調令!
韋光乘根本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他什么都沒做,只是告狀了一次,就落到這樣的下場。
這大唐還有王法么?
韋光乘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會被查辦,其實并不是因為那一份疏奏,也不是基哥頭腦發熱之下對高力士下達的詔令,而是方有德后面兩天送到長安的一封信。
正是這封信,讓李隆基查辦了韋光乘,并全盤接受了方有德的計劃,最后給方重勇加官進爵。
信中,方有德解釋了這次軍事行動的原因和目的。
“綠茶婊”拔野古并未被突厥攻擊,與之相反的是,他們正在謀求在大唐的幫助下,圍殲突厥人!
方有德告訴了基哥自己的計劃:策動鐵勒九姓起義,共同分割突厥王庭的直接控制區!然后將草原一分為九!直接讓突厥變成歷史!
這一次,他找到了鐵勒九姓中仆固部的人為內應,仆固部族長之子叫仆固懷恩,方有德請基哥給他封官,然后讓他帶路。
至于為什么聯合契丹和奚人去“救援”拔野古,是為了攪渾水,讓鐵勒九姓跟契丹人也打起來!
未來草原上就是戰國時代,這些部族會統一向大唐稱臣納貢。至于他們之間的關系,大唐不予干涉,但會暗中扶持一些人排擠一些人,誰強就打誰!
唐軍坐鎮磧口,只等待他們混戰的結果就行。等打得差不多了,再出兵突厥牙帳撿便宜。
這便是用最少的錢和最少的兵做最多的事情。
等鐵勒九姓打完了,突厥死透了,再把突厥王族的漏網之魚接到大唐國內安置。幽州邊軍回師幽州的時候,派人去質問契丹人,為什么要趁火打劫,攻伐鐵勒諸部。
可以趁機勒索與敲打一番。
如此北方局勢可定,十年內都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而突厥人為什么要攻打河西,方有德表示這件事自己也是才聽說沒多久,他也不知道原因,但應該跟他的軍事行動無關。
至于朔方節度使韋光乘,方有德提都沒提。這種酒囊飯袋,他還不放在眼里。
一邊是給出令人驚艷的全盤方略,并且已經親自實施,不需要基哥操心的實干派;一邊是只會在旁邊叫委屈,讓“家長”出來主持公道的“半大孩子”,為政數十年的基哥當然知道要怎么選擇!
于是基哥下令撤掉朔方節度使韋光乘回長安受審,讓曾經的國子祭酒張后胤四世孫,監察御史張齊丘擔任新的朔方節度使,全力支持方有德對草原用兵。
并拒絕突厥之前的和親與互市的請求。
基哥還下令,平盧節度使李適之,不可懈怠,要多派遣軍士巡視北方,以免契丹人偷襲幽州。
這算是全力支持方有德用兵了。
本來突厥人沒有這么慘的,因為之前基哥對于要不要跟突厥翻臉還有些疑慮。
但這次突厥人襲擊涼州在前,方有德策劃鐵勒九姓獨立在后,既然這樣,那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大唐的戰爭機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在朔方與河西兩個方向,戰爭的陰云密布,驚濤駭浪般的大戰一觸即發。
……
又寫了一天的“一文錢家信”,方重勇如今也是名聲在外,就連涼州城內的戍卒,都來找他寫家信。方重勇來者不拒,只要給一文錢就寫,完全看不出他是個背景深厚的衙內。
雖然他在涼州城受歡迎的程度已經高得嚇人,但現在方重勇的心氣卻是不高,來涼州以前的雄心壯志卻都被白亭海那一戰給打沒了。
方重勇現在整天不是替人寫信就是整理兵法書,到衙門里面熟悉河西本地政務,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睡。
平日里嘴巴厲害,凡事都要懟幾句的阿娜耶,這段時間卻像是個體貼的小媳婦一般,每日做菜送飯洗衣服,照顧方重勇的生活起居,殷勤到了極點。
這天,方重勇終于將吐蕃人的那部軍法冊子,按自己的想法改造完成,去掉了其中明顯不合時宜的東西,并放寬了軍法的懲罰程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