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貓眼三姐妹-《盛唐挽歌》
第(2/3)頁
宮闈幽深,進去以后能全身而退的人又有多少呢?不如讓她們各自歸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如此,便勞煩高將軍了。”
雷海青叉手行禮,深深一拜說道。
“不客氣,某這便回去復命。辦完了事情,你也早點回梨園吧。”
高力士意味深長的說道,轉身便走。
……
無力的垂坐在床榻上,方重勇享受著阿娜耶的殷勤服侍。那雙小手在他肩膀上揉捏,一直捏到手腕與手掌,又酸又爽,舒服極了。
“睡著了嗎?”
阿娜耶看到方重勇耷拉著眼皮,柔聲問道。
“已經(jīng)睡了,伱繼續(xù)不要停。”
方重勇沒好氣的應了一聲。
“有本事的人,被別人擠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郎君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阿娜耶好心安慰道,傻子也看得出來方重勇今日去府衙開完“例會”,回來以后心情頗為不佳。
“唉!”
方重勇長嘆一聲,如果真有人擠兌他,那就好辦咯!
隨便找?guī)讉€替死鬼,然后交給河西節(jié)度府,就說是這些地方官吏干擾我辦事,巴拉巴拉。
便可以跟蕭炅那邊講條件扯理由。方重勇現(xiàn)在是巴不得有刺頭跳出來讓他打臉。
然后再顯示一下方衙內“手眼通天”的渾厚背景!
事情不就成了一半么?
只不過,河西這邊的風土民情,比較特別。方重勇設想這一套沒多大用。
河西走廊五個州,皆是綠洲經(jīng)濟,全年降水量極少,都是靠著祁連山雪水形成的河流來維持生計!
沒有水就沒有農業(yè),人類無法生存,保護水源,便是這里生存的第一要務。
除了缺水外,這里還有戰(zhàn)爭風險,北面是突厥,南面是吐蕃,河西走廊在中間隨時可能被夾擊,可謂是腹背受敵。
就算拋開這些不談,各州都有程度不同的土地荒漠化,鹽堿化的問題。并且各族在這里雜居,又要合作又有排擠,情況錯綜復雜。
類似的條件,必然會形成一個內部抱團緊密,并有一定程度民主機制的地方官府。
在缺水就會死的綠洲地帶,只需要攔河筑壩就能玩死成千上萬的人。在這樣的條件下眾人要是還不團結,那遲早會因為內斗而導致這片地區(qū)成為無人區(qū)的!
在嚴苛的生存環(huán)境面前,人們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從而選擇制定規(guī)則,并嚴格遵守。
與大唐的其他地方相比,河西走廊的地方官吏相對而言是勤政愛民講規(guī)矩的。
真正的壓力并非來自內耗,而是來自朝廷,來自吐蕃人的虎視眈眈,來自河西走廊對西域各州的供給。
方重勇今日將本地行政官員,如司馬和長史,六曹參軍等召集起來商議秋防令的事情,然后就被澆了一頭冰水!
本地官員,已經(jīng)把“解決方案”,以及解決這些事情所需要的錢糧都算好了,直接將賬冊放到方重勇面前“審核”!
只要他簽字,再蓋上自己的刺史大印,公文就能直接發(fā)出去!
要求真不高!只要有錢就行了!
只是,甘州平均一戶人家要加收價值十貫的財貨,這個稅收不上來,或者鬧起民變來了的話,他們這些地方官就沒辦法了。
當然了,一般來說,官府搞錢的渠道很多。比如說在甘州設立的所謂“義倉”都有好多個。平日里也是有專門人員經(jīng)營,靠著“放貸”來盈利。要是一口氣把借貸出去的糧食都收回來,也能少收點稅。
諸如此類的辦法不止一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無論是什么由頭,總之要向百姓手里要錢,那是跑不掉的。
連這些建議,都有人專門寫了冊子,交給方重勇了。
看到這群勤勉得讓人心疼的地方官吏,方重勇這才感覺地方官難做!太踏馬坑爹了!
這群人既是幫手,又是“對手”,在他方某人沒來之前,便已經(jīng)把可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就等著有人來背鍋!
但你能說這些人都是壞人么?
那也不是,大家都不過是為了自保罷了。誰牽頭干了這件事,便是把甘州百姓得罪死了,以后還怎么在這里混?
理論上說,方重勇的工作就是“拍板”,只要簽字蓋章就行。可問題是,秋防令如果真的執(zhí)行下來,甘州絕對會出大事的!
“要不,郎君還是想辦法回長安吧。節(jié)度使之子,何苦受這個氣呢?”
阿娜耶一臉不滿的抱怨道。
“真是頭發(fā)長見識短!”
方重勇低聲呵斥了一句。
似乎感覺自己的話重了點,他又補了一句:
“明天穿件樸素點的衣服,跟著我去張掖城內城外逛逛,我們去走訪一下那些因為朝廷軍令不能換防回家的軍戶。”
“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