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09章 圖窮匕首見-《盛唐挽歌》


    第(1/3)頁

    張掖城內甘州府衙門前的那場“水陸法會”,著實給本地佛寺找回了不少面子。它再次向甘州本地的信徒展示了:本地佛寺的力量還是強大的,佛法還是精深的,起碼背經文還是流暢的。

    甘州本地各佛寺都是派遣精英參加,那些個“大師們”,或超凡脫俗,或親和友愛,不僅賣相好,而且精通佛語,典故信手拈來。

    畢竟,各寺廟雖然有不少假和尚,但也確實是有真大師的,要不然也沒辦法在本地立足下去。

    然而這次大放異彩的僧人,還是那位入西行寺才幾天時間,近期聲名鵲起的“圣子”。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的保留節目,諸多顯宗高僧上前“挑戰”圣子,在圣子面前背經文。背完之后,讓圣子復述一遍。

    在普通人看來,這其實是難度很高的活計。很多人過目不忘確實不假,但那些都是理解性記憶。不僅如此,這樣的行為非常消耗腦力。

    就算真的可以“過目不忘”,在長時間疲勞戰、車輪戰的消磨之下,最后支撐不住崩潰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這位密宗“圣子”,卻可以毫不費力的做到這一點,只能用神乎其技來形容。

    當然了,這位圣子頗為神秘。有高僧前去用佛語提問,對方都是一直閉著眼睛,顯得非常神秘。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窗戶關了,外人自然不知道這個人心里想什么,也就自然高大而神秘起來。

    這位傳言是瞎子的圣子總是會對前來提問的僧侶淡然回答道:“佛祖曰:不可說。”

    是不可說,而不是我不知道,這樣未免有投機取巧的嫌疑。

    但其實這么玩也無傷大雅,“佛曰不可說”本身就是高僧們的忽悠套路之一。

    有“大神通”傍身,誰也不敢質疑方來鵲的不凡,這便足夠了。大家都是神棍圈子里面混的,什么話該說,什么話能說,都是約定俗成的,很多時候拆別人的臺子就是在拆自己的臺子。

    要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沒人會干這種殺敵一百,自損一千的蠢事。

    于是在這樣肅穆而友好的氣氛下,本地原本已經劍拔弩張的顯宗與密宗佛寺,竟然聯合起來召開了一場堪稱是“歡聚一堂”的水陸法會。

    甘州本地百姓高高興興而來,心滿意足而去,可謂是皆大歡喜。

    隨后,甘州府衙與眾佛寺商量好了從業資格考核的補考事宜,即:

    依舊是背書定勝負,但不再約定背書的數目,只是要求從非合格者中,淘汰最末尾的兩成!

    也就是說,那些暫時“下崗”的僧侶,有八成可以“重新上崗”,至于剩下的兩成,官府會安排他們的生計,并且很快就會有方案出臺。

    與方重勇前世那大名鼎鼎的“末位淘汰制”異曲同工。

    方重勇既沒有敲詐勒索,也沒有打壓拿捏,這件事辦得又公允又敞亮,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

    種種作為,顯示出一番“成熟官僚”的老練手段,令人不敢小覷。

    他所做的一切,都被工部尚書牛仙客看在眼里,并詳細記錄了下來。

    ……

    這天,甘州府衙迎來了朝廷派來支援甘州進行冶煉的一隊工匠,領頭之人便是工部三位主事之一。

    大唐中樞的工部,有尚書一人,侍郎一人,總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的頒布。

    其下分四司,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其中工部司有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主事三人,各有各的職權。這位工部司主事張云揚,便是主管大唐境內鍛造冶煉礦產等事業的人。

    權力很大,官職卻不大,只有九品上而已。

    這也反映了大唐官制的特點:官是官,職是職,差使是差使!

    官大的未必有權,官位低的未必不管事,有官無職,那就是個純擺設。

    “牛尚書、方使君,屬下有禮了。”

    張云揚官袍漆黑,像是在煤堆里打滾過一般。事實上,他也確實剛剛從山丹縣那邊回來。

    “山丹以南,是否有產石炭的地方?”

    牛仙客笑瞇瞇的問道。

    張云揚不僅是管冶煉,就連礦產的勘探,也是歸他管理。當然了,所謂“管理”,其實也是地方州府發現后上報,然后中樞派人去核實。

    如果真要把勘探的權力收攏到長安中樞,那工部的規模哪怕再擴大一百倍,人手也一定不夠用。

    “回尚書,確實如此。根據當地牧民指引,就在一處山坳的某個洞穴里。隨便采集一點回來用問題不大,但如果要大規模開采,則必須要開礦井,還是需要一番建設的。”

    張云揚叉手行禮道。

    “這些石炭,制作干石炭有沒有問題?你怎么看?”

    牛仙客不動聲色問道。

    “回尚書,想來問題不大。不過具體行不行,還是需要建設相關的作坊,萬事齊備后才能確認。

    或者送到長安去也行……總之一切由尚書定奪。”

    張云揚十分“乖巧”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