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滿嘴跑火車-《盛唐挽歌》
第(3/3)頁
他又是搖頭嘆息,眾人頓時都將目光聚集過來,面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等待著他的回答。
“方使君有話不妨直言,我等在沙州本地多年,有些事還是能說得上幾句話的。”
看到方重勇不說話,張悛很是露骨的暗示道,就差沒直接開口說讓本地大戶籌集糧草,填補官府虧空了。
這里所有人看方重勇的目光,可謂是百感交集。
有尊敬,有惋惜,有欽佩,唯獨沒有蔑視與輕視。
能一次性給豆盧軍補齊冬衣和春衣的刺史,哪怕是個半大孩子,也是不可小覷的。
這等魄力,非常人可及,更別提只是個當四年便換人的州刺史了。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今日也不可能如此盛情的款待。
“不瞞諸位,本官食不下咽,實在是有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又不知道該不該說,畢竟事關(guān)機密啊。”
方重勇輕輕的敲打著面前的桌案,一旁的嚴莊連忙拉住他的袖口,面色凝重的搖了搖頭。
“使君所慮之事,便是和糴的本金,被挪用到豆盧軍軍餉一事吧?
其實此事不難處理,我等在沙州本地還有些余糧,可以借給府衙,不收利息。待朝廷的絹帛送到沙州后,將借條核銷即可,到時候便等于完成和糴。所以使君不必憂慮,吃菜,吃菜!”
張悛哈哈大笑說道。
借給官府的糧食,其實等同于提前和糴了。
朝廷不可能不給豆盧軍發(fā)軍餉,這筆錢鐵板釘釘能拿回來。
所以為什么不拿這個賣本地刺史一個人情呢?
糧食堆府庫里,除了喂老鼠和可能的霉變外,還有什么別的好處么?晚一點拿到在敦煌完全不愁銷路的中原絲綢,他們一點都不虧!
這些人算盤打得很精,人情賣了,好人做了,以后有什么事情,本地刺史還不好意思與他們?yōu)殡y了。
“不是這件事啊,這只是一件小事,需要諸位幫忙的話,本官肯定會開口的。只是目前來說完全不需要。
本官所慮者,乃是另外一件大事,非得告知諸位不可。
事關(guān)朝廷軍機,不告訴各位是軍法所限,但不說好像又對不起各位。這件事真是讓謀寢食難安啊。”
“方使君但講無妨,我等皆是口風嚴謹之人,斷然不會胡言亂語的。”
張悛信誓旦旦的打包票道。
“既然如此,那某便說了。
其實,是邊軍內(nèi)部的絕密消息,吐蕃人要攻沙州,就在今年春季。只怕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剩下多少日子了!”
方重勇壓低聲音,危言聳聽一般放了個超大衛(wèi)星。
一向長袖善舞,能言善辯的張悛,聽到這番話竟然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偌大的堂屋內(nèi),本地各家大戶,如張氏、索氏、宋氏、令狐氏、氾氏、陰氏、閻氏的代表,也同樣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不是因為這個消息太過驚人,而是……太踏馬扯淡了!
沒錯,吐蕃在開元年間確實攻下過挨著沙州的瓜州(酒泉市下屬瓜州縣),也確實打算攻沙州。但因為后續(xù)一系列戰(zhàn)略失誤,沒有成行。
現(xiàn)在方重勇言之鑿鑿說吐蕃要攻沙州……這話誰信啊!
“方使君,我等在沙州也算人脈廣泛。吐蕃欲攻沙州之事,沒有半點風聲,又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張悛面色猶疑的說道。
這位毛沒長齊的半大孩子,真是信口開河,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啊!
張悛在心中暗罵,礙于方重勇身上的刺史官職,才沒有發(fā)作。
“哼,朝廷的軍機,某冒著生命危險透露給你們。
豎子不足與謀!”
方重勇拍案而起,轉(zhuǎn)身便走!
張悛嚇得連忙起身將方重勇拉住,好生安撫。
正在這時,之前有過一面之緣,此番作為隨從入席的閻朝,對著方重勇說道:“使君,吐蕃人現(xiàn)在不占天時地利也沒有人和,他們憑什么選在這個時候攻沙州呢?”
聽到這話,方重勇心中大喜過望,面上卻是依舊不動聲色。
他坐回自己的主座,唉聲嘆氣道:
“我父方節(jié)帥,便是敦煌本地人,一直以吐蕃人為心腹大患。實不相瞞,父親在某小時候,便讓某學習吐蕃人的作戰(zhàn)之法,以求克敵制勝之道。
就連我身邊這隨從,都對吐蕃軍法倒背如流。”
方重勇拍了拍身邊方來鵲的肩膀道:“給在場諸位背一段吐蕃軍軍法。”
“好好好。”
一直在這里胡吃海喝的方來鵲頓時來了精神。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