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盛唐挽歌》


    第(1/3)頁

    朝會制度,是用以彰顯國力強(qiáng)威,皇權(quán)至高無上,展示隆重禮儀為主的政治制度,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頗具特色。

    商議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只是走走過場。

    而唐代是朝會制度(又叫朝賀)的集大成時期,其儀式制度已經(jīng)相當(dāng)完備。

    《大唐開元禮》及《通典》均將大朝會劃分為嘉禮,屬于五禮中的嘉禮部分。

    唐代的朝賀包括:元旦朝賀、冬至朝賀、千秋節(jié)誕辰朝賀以及五月朔朝賀一共五個。

    不過,基哥口中的“朝會”,只是俗稱,并不是大唐的正式朝會,或者說朝賀。

    而是皇帝本人會出席,在大明宮紫宸殿內(nèi)舉行的朝堂高官會議,算是“私會”。

    沒法子,大唐的朝會都是不辦公的,純粹的慶典。基哥哪怕想在朝會上搞事情,朝會流程也不允許。

    開元時期大唐中樞的運(yùn)轉(zhuǎn)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時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普通事務(wù)由議政堂處理,左相右相都在那邊辦公,匯聚了中書門下的精華。大事就報給皇帝,走完一系列流程后再以政令的形式頒布。

    小事議政堂內(nèi)部就處理了,就這些李林甫等人的日常。

    當(dāng)有事需要商議處置的時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及與事件緊密相關(guān)的官員,聚集到興慶宮勤政務(wù)本樓的書房,與基哥商議。

    如果遇到至關(guān)重要的大事需要處理,則是會在大明宮紫宸殿解決,參與的朝臣數(shù)量也會變多。

    太極宮,也就是長安皇城的核心區(qū)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開朝會,也就是一年只開五次的那種朝賀。

    這天清晨,紫宸殿內(nèi)就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官員。

    有龍武軍那邊的將領(lǐng),如剛剛被任命為龍武軍大將軍的方有德,右龍武軍大將軍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軍的主要將領(lǐng),比如說右金吾衛(wèi)中郎將裴旻;還有朝廷中樞的大官,比如說御史中丞張倚,京兆府尹鄭叔清,六部尚書,侍郎等等。

    至于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這次朝會,誰都不許請假,不許遲到!

    而方重勇被晉升為龍武軍司階(掌管五百兵力,一個營編制),專門負(fù)責(zé)基哥身邊的安保工作,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宮內(nèi)巡視布防,沒有資格進(jìn)入紫宸殿。

    “有什么事情,都說說吧。”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平靜的對眾臣子說道。

    這里不必講究太多形式上的禮儀,主要作用還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布大事。

    基哥不想將時間浪費(fèi)在無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眾臣子有話就說,不要務(wù)虛。

    “圣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來叉手行禮說道。

    “愛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臉疑惑的問道。在他看來,現(xiàn)在方有德不該站出來說話。

    “回圣人,李亨作亂,絕非臨時起意。

    長安縣縣令,萬年縣縣令,對此居然毫無察覺。長安城內(nèi),有十二縣尉,更是無一人上報此事。

    微臣來到長安郊外的時候,還是京兆府尹鄭叔清在向南衙禁軍求救調(diào)兵。

    所以微臣建議,斬長安、萬年兩縣縣令,及長安城內(nèi)十二縣尉以儆效尤。

    讓中樞朝廷的官員知道自己盡忠職守的本分,請圣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禮,長揖不起說道。

    石破天驚!

    這是有多少年沒有聽到類似的腦殘?zhí)嶙h了啊!

    兩個京城縣令,十二個縣尉,一口氣全斬了,這踏馬是真的會玩啊!

    在場眾人,包括李林甫在內(nèi),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議驚出一身冷汗!

    見過犯渾的,沒見過這么不講理的。如果真的斬了兩縣令十二縣尉,那可以算是自開元以來最大的政治變故了!

    “圣人,此事萬萬不可啊。”

    李林甫還沒吭聲,御史中丞張倚率先出列,對著李隆基行禮說道。

    方有德這一招為什么狠呢?為什么讓張倚這種御史臺官員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兩個縣令,十二個縣尉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