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枯藤老樹昏鴉-《盛唐挽歌》
第(1/3)頁
“圣人,微臣懇請讓渤海郡王的畫像入凌煙閣!”
楊齊宣躬身行禮后,雙手將早就寫好的奏章呈上,交給了早就心領(lǐng)神會前來接奏章的高力士。
李隆基那張波瀾不驚的平靜面孔,終于有了一絲動容。額頭上的皺紋都稍稍舒展了開了一些。
“愛卿這奏章語焉不詳,朕也是不明其意。”
李隆基一邊翻看奏章,一邊揣著明白裝糊涂說道。
方重勇前世歷史上,李隆基年輕的時候被封為“臨淄王”;但是這一世,他未登基之前,卻是被封為了“渤海郡王”。
因此,“渤海郡王”入凌煙閣,具有極為特殊的政治意義,并不能簡單的認為是皇帝跑凌煙閣里面去湊熱鬧。
反正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把李隆基年輕時穿親王袍的畫像掛到凌煙閣里面就行,這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也不難辦。
朝廷中樞要如何定性此事,該如何解讀,才是核心要務。
楊齊宣是李林甫的女婿,李林甫就是借他的口,說出自己想說卻又不能明說的話。
此時此刻,紫宸殿內(nèi)無論是知情的,還是不知情的人,都屏住呼吸,靜下心來聆聽楊齊宣會怎么說。
“武周時朝政昏暗,民不聊生。
當年渤海郡王無奈之下出手撥亂反正,于國有大功,可入凌煙閣也。
至于當年的渤海郡王后來成了當今圣人,并不影響渤海郡王在當年的功績。
朝聞道夕死可矣,此事已經(jīng)耽誤了這么多年,也是時候補一下了。
請圣人明察,請朝堂諸公明鑒。”
諫議大夫楊齊宣忍住心中強烈的不適,昧著良心瘋狂拍馬屁,壓根就沒有一點遮掩。
此話一出,紫宸殿內(nèi)別說是事先不知情的朝臣了,就連一旁的李林甫,都有些微微愣神。
自己這個女婿楊齊宣,辦事辦得有點毛糙啊!
哪怕是得到圣人的授意要這么解釋,這廝也可以解釋得委婉一點啊!哪有這樣直勾勾的拍馬屁,絲毫都不掩飾的啊!
李隆基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一時間面色尷尬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他總不能說:朕就是當?shù)闷疬@樣的榮譽,是你們這些朝臣這么多年欠朕一個交代!
“放肆!一派胡言!還不退下!”
李隆基還沒說話,高力士忍不住上前呵斥了一句。
楊齊宣訕訕退入群臣序列之中,有些心虛的看了李林甫一眼。
只見岳父大人那如刀一般的眼神,恨不得將自己大卸八塊,楊齊宣頓時心中七上八下,剛才的得意洋洋頓時消散得無影無蹤!
李林甫心中也是苦悶得很。
方重勇這種靈醒又機敏的確實好,可實在是搞不到手啊!那只好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菜,把楊齊宣這種廢物推出來了。
事到如今,開弓沒有回頭箭,李林甫覺得自己不站出來不行了!
“圣人,微臣以為,楊大夫之言雖然有嘩眾取寵之嫌,但自開元以來,朝堂諸公們在圣人的帶領(lǐng)下勵精圖治,如今我大唐已經(jīng)名揚四海,鎮(zhèn)壓八荒,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想當年,太宗皇帝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后又加入了以人為鏡的魏征。而自開元以來,眾多文臣武將們的功勛卻逐漸被后人淡忘。也確實有必要在凌煙閣內(nèi)加入一些新功臣,以彰顯我大唐君臣薪火相傳。
微臣以為,給凌煙閣增添新功臣畫像之事,確實可以拿到朝堂上討論一番。只是今日事出突然,不太方便,可以改日再議。”
李林甫不疾不徐的說道。
由于女婿不給力,沒有人來給他“捧哏”,所以該說的不該說的,李林甫一口氣都說完了。總而言之就一句話:重開凌煙閣之事,他也是同意的,要商量也只能商量細節(jié)!
“哥奴言之有理。”
李隆基微微點頭說道。
或許是他也覺得目前時機還不成熟,李隆基又補了一句說道:“此事下次朝會再議。”
見目的已然達到,李林甫施施然退入群臣序列之中。他余光看到左相李適之正在用驚詫與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自己,不由得壓住了內(nèi)心的冷笑,讓它不出現(xiàn)在面部表情當中。
重開凌煙閣,增加凌煙閣的功臣數(shù)量,這個事情怎么說呢,其實朝中很多人都是盼望的。這件事只是可能把“凌煙閣”這個金字招牌砸壞,對于國家整體而言無益。
但對于某些政治勢力來說,卻并非如此。
比如說基哥想把張九齡加進去,那么朝堂當中的“文學派”官員,比如說翰林院的某些人,比如在洛陽當府尹的張九齡之弟張九皋這樣的,他們就不會站出來反對。
這何嘗又不是基哥在凝聚朝堂的力量呢?
所以說面對這種圣人暗中推進,朝臣樂見其成的狀況,唯有順勢而為,才是王道。
要不就學鄭叔清一樣,在“不知道”這件事之前,就明哲保身跑路。否則只要今日朝會過了,哪怕你辭官,也是在對圣人不敬,故意給圣人難堪!
是,或者不是,必須要表態(tài),哪怕某個中樞官員已經(jīng)躺棺材板上等死了,死之前也得給圣人一個態(tài)度!
“幽州節(jié)度使牛仙客病重,不能理事,他上表請辭。
朝中有誰可接替牛仙客呢?”
李隆基忽然拋出今日的第二個重大議題。
安祿山在平盧節(jié)度使任上干得風生水起,大肆擴充兵馬,并在邊鎮(zhèn)頻頻出擊,深入契丹境內(nèi)抓俘虜。雖然這樣極大的激化了大唐北方邊境的民族矛盾,但大唐君臣自上而下都不認為這有什么錯誤。
既然契丹人不服,那打服就行了,懷柔是沒有必要的。
牛仙客在幽州擔任節(jié)度使,這幾年都是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戰(zhàn)績”遠遠沒有安祿山亮眼,甚至顯得無能平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