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35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盛唐挽歌》


    第(2/3)頁

    第一個措施,建議朝廷下密旨,赦免安人軍嘩變的士卒。此事要低調處置,不要走官府的公文渠道,免得最后弄得人盡皆知。并且要求只處理首惡,不追究其余,盡可能降低對隴右邊軍體系的沖擊。

    第二個措施,建議朝廷準備二十萬絹,并火速運往蘭州囤積,以備不時之需。前些年拖欠的冬衣,將來也要抓緊時間盡量補齊,以穩固朝廷在邊鎮的信譽。

    第三個措施,就是暫時不要任命正式的隴右節度使,待他處置完這些事情,招募好銀槍孝節軍的兵員后,朝廷再派人正式接管隴右邊軍,以免造成權責不明。

    如果說前兩個還是一般操作的話,那第三條就顯示出方重勇的政治擔當了。

    事情我接了,處理完以后再把收拾好的攤子留給下一任,絕不會在事情沒搞完之前就甩鍋。我任上留下的問題都算我一個人的,不給其他人找茬。

    至于隴右吃空餉啊,烈士變逃兵,王難得老爹王思敬是李亨黨羽之類狗屁倒灶事情,方重勇則是一句也沒提。

    信念完以后,李隆基與方有德二人面面相覷,前者完全不明白事情怎么會搞成這樣,后者則是暗暗憂心邊軍的變化。

    “長安的權貴子弟,此刻正在郊外溜雞斗狗,摟著胡姬說著渾話。而方國忠年不過二十,卻已然可以獨當一面,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朕數十皇子,不如全忠你一子啊!”

    李隆基感慨嘆息了一聲,嚇得方有德連忙告罪。

    基哥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對方有德繼續說道:“隴右之事,全忠以為要如何處置呢?”

    聽到基哥問話,方有德亦是感慨嘆息道:“臣那不肖子,已經把能說的話都說了。就是某親自前往隴右,所做也不過如此。微臣不知道要說什么才好,請圣人定奪。”

    “那就讓楊慎矜多搞點絹帛送到蘭州。

    方國忠要二十萬絹,朕就給他四十萬絹,不能寒了辦事之人的心。另給他加開府儀同三司吧,并賞賜長安東郊莊園一座。

    力士,讓哥奴發個公文,表彰一下方國忠在隴右勤于任上,派宦官送幾斤胡椒過去,讓他吃羊肉吃得痛快點。”

    基哥看著手中另外一封寫著“圣人親啟”的信,不動聲色的對高力士說道。

    說完便讓方有德收攏神策軍親衛,讓高力士去傳信,自己則是坐在回城的馬車上看信。

    一目十行的看完,基哥有些不明所以,又回過頭來逐字逐句的讀了一遍,頓時恍然大悟,拍案叫絕!

    沉默良久,基哥忍不住搖了搖頭長嘆一聲,十分惋惜的自言自語道:“要是國忠早生三十年就好了。”

    ……

    五天之后,名義上的滎陽縣縣令鄭叔清,在得到圣命后,便馬不停蹄的火速趕到長安,路上連驛馬都被跑死了兩匹!

    他甚至都沒有坐馬車,而是騎著馬日夜兼程的趕路,哪怕是傳遞緊急軍情的傳令兵,都沒他腳程快。

    看到了長安城人來如梭的春明門,鄭叔清老淚縱橫,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

    不當縣令不知道官小,這一波“自虐之旅”終于完結了!

    不管是在地方上當刺史,還是在長安中樞當御史中丞或者京兆府尹,這些官職都比區區縣令高了幾個數量級。

    好吧,縣令就縣令吧,終究也是個官。

    可是當鄭叔清被貶官到了地方以后,卻發現自己啥也不是了!別說縣令了,這時候他甚至都不算是官員了!就連非流官都比不上!

    這并不一個形容,而是他“告老還鄉”后,自身處境的真實寫照。

    雖然名義上還頂著縣令的官職,但實際上滎陽縣的政務,是由滎陽縣主簿代為行使,壓根就沒鄭叔清什么事。

    朝廷擔心地方上出亂子,還特意給滎陽縣發了公文。上面說得明明白白:鄭叔清就是個“安心養病”的吉祥物,別聽他瞎掰扯。你們平日里該怎么辦公就怎么辦公,連縣令的印信都別讓他摸。

    基哥的意思也很簡單:你不是說因病辭官了么?那行,伱就在家鄉好好養病吧,朝廷的事情跟你沒關系了。

    怕老鄭渾水摸魚,基哥還讓李林甫給地方上傳信,剖析得明明白白,生怕外人不知道鄭叔清已經徹底涼了。

    這便是基哥對兩邊橫跳的“中立派”上的眼藥。

    忠誠不絕對,絕對不忠誠!

    想中立,那你就在家里好好的保持中立吧!

    對于當官有癮的鄭叔清來說,讓他賦閑比殺了他還難受。

    雖然在外人面前鄭叔清還能保持著“風輕云淡”的人設,看上去對辭官回家一點都不在乎,但實際上他已經悔青了腸子!

    官場之上茍且茍多了,也會撞上鬼的!鄭叔清這波就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滎陽鄭氏自武周后,地位就一直在下降,鄭叔清已經是鄭氏少有的牌面人物之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