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計策背后的計策-《盛唐挽歌》
第(3/3)頁
然后基哥“不計前嫌”,表示有錯能改善莫大焉,會繼續(xù)寵信安祿山。
并且他還會站出來平息群臣紛爭,金口玉言證明安祿山的清白,讓對方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
這樣一來“零成本”對安祿山恩威并施,二來在李璘頭上懸起一柄奪命寶劍,三來則是敲打了李林甫,可謂是一石三鳥的厲害計謀。
這個計劃容錯率很高,無論裴寬最后有沒有被殺死,都不影響基哥敲打李林甫和安祿山。也不會影響基哥用套索套住李璘的脖子。
結(jié)果高尚這廝,居然冒險提前發(fā)動刺殺,關(guān)鍵是好巧不巧的,刺客居然還刺殺成功了!這一舉動完全打亂了基哥的全盤計劃!
讓后面一系列鋪墊都用不上了!甚至讓栽贓的模式變得有些幼稚可笑,完全沒有一棍子打死的威懾力。
危急時刻,還是方有德急中生智,建議讓刺客轉(zhuǎn)而栽贓方重勇,不提安祿山。
并且讓刺客提前自殺,此事便到此為止。
最后把消息透露給穎王,讓穎王放風(fēng)出去,只要外人隱約知道是安祿山策劃殺人就行,不需要什么實證。
總算是把事情補救回來了。
如此一來,原先栽贓李林甫和安祿山的局滅了,換了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迷局,可以把戲繼續(xù)演下去。
不得不說,方有德對自己兒子那是真夠狠的。
那么基哥為什么要殺裴寬呢?
其實基哥只是認為裴寬已經(jīng)沒有多大利用價值,對于殺他倒是沒有太執(zhí)著的心思,多半還是抱著“樂見其成”的心態(tài)。
因為一來裴寬已經(jīng)是風(fēng)燭殘年,沒多少時間好活了,二來則是裴寬確實與李林甫有很深的矛盾。裴寬若死,外人很容易懷疑到李林甫頭上。
不殺裴寬,無法震懾李林甫!等將來李林甫對這件事回過味來,自然會小心做事不敢懈怠。
基哥把交子的發(fā)行交給李林甫,又怎么可能不玩權(quán)術(shù),讓李林甫知道自己還沒糊涂呢?
“高將軍,水渾才好摸魚。如今這個案子,不僅把方重勇牽扯進來了,還讓安思順也洗不清嫌疑。圣人借此敲打一下邊鎮(zhèn)節(jié)帥,讓其互相制衡,不是正當(dāng)其時么?
若是太看重安祿山,只會將其逼反啊。”
高尚忍住肺部劇痛說道,拼命的自救,求生欲望極為強烈。
他明白自己在弄險,可是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取信于基哥,讓基哥覺得他這個宦官有用!
一點點皮肉之苦,代價已經(jīng)非常低了。
這個局的變化,才可以讓他幫助李璘和安祿山搭上線,讓安祿山對李隆基恨之入骨!
但是這些事情,就沒必要告訴高力士了。
“你先回永王府,就說你扛住了拷打,什么話也沒說。
以后你若是再不聽號令,本將軍便不會再心慈手軟了!”
高力士冷哼一聲說道。
其實他心中也很憤怒,但此刻殺了高尚,必定讓永王李璘警覺,讓事情變得更加不可控。
反倒是留高尚一條狗命,代價最小。殺了他,除了出口氣以外,還能怎么樣呢?
將來不過是多殺一個宦官,怎么會費事呢?
將來若是想殺,一句話就能把高尚宰了!根本不用著急!
“謝高將軍大恩大德。”
高尚一字一句的說道,已經(jīng)快傷到要說不出話來了。
“哼,你好自為之吧。來人啊,給他松綁,治傷。”
高力士擺了擺手對門外吼了一句,隨即慢悠悠走出興慶宮的監(jiān)牢。
他要將高尚的話轉(zhuǎn)告給基哥,然后讓基哥來定奪。
安祿山這次來長安,雖然不會有皮肉之苦,但心靈上的煎熬,估計難以避免了。
這或許就是當(dāng)鷹犬的代價吧。
高力士忍不住輕嘆了一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