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援神,啟動!-《盛唐挽歌》
第(3/3)頁
方重勇忍不住長嘆一聲。
這么崎嶇的道路,等部隊走到蘭州,士卒和馬匹就沒體力了,趕到鄯州后還要上陣打仗。
完全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吐蕃人出兵的時間,比大唐中樞預估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月到三個月!河西這邊在準備遠征西域,原本是預定一個月以后調撥一支一萬人的精兵到鄯州以北屯扎,給王忠嗣助拳的!
人去了以后,還要等涼州與甘州秋收了將糧草運過去,才算是軍隊部署到位。否則隴右那邊缺糧,打什么打??!
沒想到吐蕃人進攻的時間居然提前了!而且還提前這么多!
吐蕃人以前進犯大唐的時間非常有季節性,秋收后出兵,在青藏高原外圍較為溫暖的地區過冬。待春季時無論勝敗,皆要返回青藏高原進行春耕,周而復始!
結果現在吐蕃人不講武德居然初夏出征,難道真的不管自家糧食收割了么?
其實不止是方重勇在想這個問題,節度使衙門內所有人都在懷疑吐蕃人是不是瘋掉了。
“方節帥,支援隴右兵馬乃是勢在必行。不是說我們想躲就能躲得過去的,請節帥三思啊,兵貴神速!”
郭子儀站出來叉手行禮建議道。
“方節帥,不如末將帶銀槍孝節軍精銳一千人,先南下鄯州探路?!?
王難得出列說道。
銀槍孝節軍的一千人,用在關鍵地位,足以逆轉乾坤。說實話,方重勇還舍不得將這些人丟到鄯州去當天線寶寶。
“援助,那是肯定要援助的?!?
方重勇擺了擺手,示意眾將安靜下來,他一句話就定了調子。
且不說朝廷肯定會讓河西兵馬支援隴右,就說私人關系,現在的隴右節度使是王忠嗣,方重勇的老丈人,他能不去么?
他不去,別人會怎么看待他這個人?
于公于私,這一戰都跑不掉的!
“但是真不能去鄯州。等我們到鄯州,兵疲師老又缺糧,怎么跟吐蕃人斗?”
方重勇環顧眾人質問道。這一戰不是不能打,而是河西兵馬去了鄯州以后很吃虧!
說得難聽點,這就是添油戰術,讓唐軍跟吐蕃人在石堡城一線絞肉。這種打法就是圍繞著石堡城,唐軍與吐蕃軍雙方攻城,防守,換防,打援,循環然后再循環。
直到一方撐不住為止。
方重勇心中有一個大計劃,他不想跟吐蕃人在石堡城耗著!
仗,不是這么打的!
“某親自帶隊三千銀槍孝節軍,再配合原駐地的大斗軍,湊足一萬人。我們出大斗拔谷,南下翻山痛擊吐蕃腹地,圍魏救趙!
赤水軍保持警戒,以麻痹吐蕃人?!?
方重勇用拳頭狠狠砸了一下桌案說道!鄯州是不能去的,去了就把精銳全耗在那里了!
方重勇的計劃說簡單其實非常簡單。
大斗拔谷以南的臺地,是吐蕃的一個后勤基地(甘肅門源縣),有重兵把守!而且山路崎嶇。
以往,都是吐蕃人順著這條路北上,從山坡沖入大斗拔谷,然后攻打河西邊鎮的防區。
如今,方重勇這么玩,算是“寇可往,吾亦可往”了。
但人家吐蕃人是順著山坡往下沖,唐軍打回去則是要逆著爬坡往上爬,那難度能一樣么?
河西節度使衙門大堂內鴉雀無聲,那些刀口舔血的將領們,一個個都乖乖閉嘴,不想當出頭鳥。
“狹路相逢勇者勝,你們是因為害怕,不敢逆勢奇襲么?”
方重勇看著眾人,面帶嘲諷詢問道。
“我等皆聽從節帥號令!”
眾將一齊叉手行禮道,盔甲因為摩擦,發生刺耳的響聲!
“我們難,吐蕃人更難。我們能集中兵馬,吐蕃人更能集中兵馬。
大丈夫披堅執銳,馬革裹尸豈不快活,何必做小女兒姿態!
此戰我親自領兵,只進無退!”
方重勇拔出疾風幻影刀,一刀斬在面前的木質桌案上,將其一分為二。
“再有言不可出兵者,與此案同。
各部聽命行事,一個時辰后出發!”
方重勇將刀收回刀鞘,徑直走出衙門大堂。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