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93章 一魚二吃-《盛唐挽歌》


    第(2/3)頁

    吐蕃軍窮追不舍,又攻岷州。

    漠門軍殘部整合了岷州的少量邊軍,稍作休整后沒有守城,而是主動轉移到岷州與渭州交界的龍馬山一帶,并在龍馬山大破吐蕃追兵,斬首五千人。

    吐蕃軍被打了一悶棍,只好退回岷州州治岷樂縣。而漠門軍則是繼續(xù)在龍馬山一帶布防建立營寨,阻擋吐蕃軍攻渭州。

    雙方于龍馬山附近對峙,渭州西部形勢岌岌可危。

    渭州東部的隴西縣、襄武縣等地,是關中門戶,吐蕃這一次偏師突進,著實嚇得基哥一陣哆嗦。

    雖然吐蕃軍是強弩之末,而且前方的道路崎嶇,需要翻山越嶺,無法支持大規(guī)模軍隊的后勤。但吐蕃人這次畢竟已經是深入到了大唐腹地,穿透了隴右節(jié)度使的防區(qū)。

    理論上說,如果這支吐蕃軍的士卒人人悍不畏死,大唐又在接下來的關鍵戰(zhàn)役戰(zhàn)敗,那么這支偏師已經具備殺到關中,在長安瀟灑走一回的資本了!

    被吐蕃人連下三州,并且渭州告急,讓基哥惱羞成怒。

    得虧王忠嗣保住了石堡城,否則他極有可能立刻就被基哥撤職查辦!

    不僅如此,李林甫不善軍務的缺陷,這次被無限放大。面對隴右前線失利,他被基哥劈頭蓋臉的一陣糊臉輸出,李林甫愣是說不出半句辯解的話來。

    王忠嗣的布置有問題么?

    其實只是中規(guī)中矩,談不上什么大問題。

    在隴右,唐軍本身就吃了地利和分兵的虧。吐蕃軍可以在青藏高原隨意調動,指哪打哪,隴右節(jié)度使的防區(qū)則是被山脈天然的分成了三個!

    李林甫捫心自問,就算他在鄯州,也改變不了什么局面。疊州、洮州、岷州都是大唐的下州,貧困縣一大堆,邊民戶口不多。

    唐軍部署重兵守著,其實只是為了擋住吐蕃人進入關中的路線。

    可就算是這三塊雞肋的地方,生存條件也比吐蕃人居住的青藏高原好太多了,所以吐蕃軍的戰(zhàn)斗意志是很高的。每年秋后,吐蕃人都需要在低海拔和溫暖濕潤的地方過冬。

    戰(zhàn)斗與侵略,是他們生存的硬需求。

    所以說這波對壘中隴右鎮(zhèn)吃虧,也不過是邊鎮(zhèn)戰(zhàn)斗的日常而已。基哥生氣,完全是因為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tài)作祟。

    不過軍務上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勉強裝懂,到時候出事了,甩鍋可不是那么好甩的!

    作為老硬幣的李林甫,又怎么會硬頂基哥呢。

    他對基哥叉手行禮,慢悠悠說道:

    “前任神策軍大將軍方有德,驍勇善戰(zhàn),屢建奇功,又得圣人信任。

    如今,圣人讓他擔任宣武軍節(jié)度使,外放去汴州的詔書,還在微臣的案頭沒有發(fā)下去。

    原本微臣是打算等今年圣人壽辰以后,再讓方將軍去汴州的,讓他可以在長安為圣人祝壽。

    現在倒是可以提前一下,讓方將軍以宣武鎮(zhèn)的名義,領著神策軍奔赴渭州,擊退吐蕃人以后,再去汴州赴任。”

    不懂軍事的李林甫,卻很懂基哥的心思。

    如今的基哥,就是想天下穩(wěn)定兼有繁榮。如果繁榮實現不了,那一定要保住穩(wěn)定不折騰。

    吐蕃人打到渭州了,讓坐鎮(zhèn)長安的基哥感覺不安穩(wěn)了,所以這位大唐天子才會惱羞成怒!

    至于為什么不調動河西的兵馬,那是因為……這年代沒有空降兵,也無法在大山深處打隧道。河西丘八們沒法穿越數百公里又沒有山路,海拔還高達兩千米以上的大山!

    河西兵只能勉強支援鄯州,無法支援隴右節(jié)度使防區(qū)最南面的疊州、洮州、岷州,這也是吐蕃人用兵的刁鉆之處。他們知道唐軍哪里部署比較強,所以明知道討不到便宜,就不會白白去送,哪怕他們不怕死。

    “如此也好吧。”

    基哥無奈嘆了口氣,不管哪個皇帝,都是人到用時方恨少。這兩路吐蕃軍偏師,就是剛好掐住了對陣唐軍實力的上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王忠嗣調兵南下,削弱石堡城的防御強度。

    而王忠嗣也是看出來了吐蕃人的意圖,所以將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鄯州一線,并未上當。另外兩路各有隴右鎮(zhèn)的一個軍,其中一個四千人一個七千人,彼此間還不能互相支援。

    想把以“萬人”為單位的吐蕃軍頂回去,難如登天!

    現在唐軍這邊就差一股生力軍,就能盤活棋局。

    當然了,這支軍隊也不可能是河西的邊軍,他們要么來自關中,要么來自劍南。

    劍南鎮(zhèn)兵員少不說,山路還崎嶇難行,顯然無法執(zhí)行支援隴右的軍令。所以神策軍西征隴南,其實只不過是“不是選擇的選擇”,壓根就沒得選。

    “交子的事情,必須提前上,不要再等朕的壽辰了,用兵就要花錢,發(fā)交子正是時候。”

    基哥沉聲對李林甫說道,已經不想跟對方商議戰(zhàn)爭相關的話題了。

    反正方有德還沒離開長安,等李林甫離開興慶宮以后打個招呼就行了。

    “回圣人,交子的事情已經在辦了。如今陰雨連綿一月有余,今年關中很可能會大澇,那個青苗法要不要……”

    李林甫面有難色問道。

    大澇之年,必定歉收。如果歉收的話,今年就一定會有大量自耕農破產。

    本來所謂的“青苗法”還應該再考察考察,先在某個產糧多的州縣試點一下。不過看這架勢,今年關中地區(qū)破產的自耕農估計要一茬接一茬了。

    在大唐,原本干宰相是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宰相任期四年左右,只要任上不出問題,那就能落到好名聲。可是李林甫沒辦法玩擊鼓傳花,因為他當了這么多年右相,還將一直擔任下去,他總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