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盛唐挽歌》
第(2/3)頁
烏承恩大吼了一聲,隨即從懷里掏出號角,直接吹了起來!
嗚嗚嗚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響起,早就等得不耐煩,要沖上去砍殺的銀槍孝節軍士卒,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在草原上縱馬奔馳,朝著吐蕃人的后勤車隊沖去。
一邊沖刺,一邊拿出馬弓射箭。一面又一面“風馬旗”被砍倒,那些來自象雄的吐蕃軍三流士卒,毫無抵抗意志,扔下車隊就撒歡了跑路,速度比兔子還快!
原本以為的惡戰,變成了一邊倒的騎馬與砍殺。好在這些都是戰功,銀槍孝節軍的士卒們也沒有矯情的嫌這嫌那。
方重勇雙腿夾著馬鞍,雙腳踩著馬鐙,騎在馬上,孤零零在遠處抱起雙臂,冷冷看著眼前一邊倒的廝殺,忍不住心中一陣陣的好奇。
吐蕃軍的主力,到底在哪里呢?不可能后勤基地都沒有吐蕃軍主力吧?
據他推測,峨堡嶺上的駐軍,應該是來自蘇毗區負責警戒任務的吐蕃二流軍隊,裝束與裝備都比較接近羌人,戰斗意志薄弱,很可能是蘇毗區孫波茹的人;
而現在這支運送輜重的后勤部隊,則是來自象雄區的后勤兵,乃是吐蕃軍中的三流軍隊,看到唐軍騎兵就跑路。
吐蕃王族與后族所屬,盛產大論的衛茹軍隊,為什么沒看見呢?
方重勇當年就是從他那位吐蕃便宜“義兄”恩蘭達扎路恭那里,打聽到對方就是出自邏些城以北一個吐蕃權貴之家,正是隸屬于衛茹的王室禁衛軍家庭。
他是來自衛茹的托岱東岱,這里就是吐蕃禁衛軍一部的基本盤。
所以達扎路恭當初對于蘇毗區孫波茹的叛亂,鎮壓很徹底。對于吐蕃衛茹的人來說,吐蕃孫波茹的人,未必比大唐的人更親近。
大唐的金城公主還嫁給吐蕃贊普了呢!套關系誰不會啊!
吐蕃的象雄、蘇毗、森波、吐谷渾(這個是后來加進去的)被叫做內四族,其貴族不是吐蕃自己人,在吐蕃國內貴族里面是二等甚至三等人。
很快,戰斗結束,結局毫無懸念。
方重勇騎著馬上前查看情況,這種規模這種烈度的戰斗,壓根不需要他鼓勁,更不需要他騎著馬帶頭沖鋒。地上尸體不少,基本上都是吐蕃軍的,一個披甲的都沒有。
平板車上都是用麻袋裝的糧秣,用繩子捆起來的干柴干草等物,還有一些奶制品,并沒有什么稀罕貨物。
“方節帥,卑職剛剛問過俘虜了,他們是去給峨堡嶺上的守軍送糧秣與柴草的。他們所屬的囊霞,果然是象雄區的古格東岱,與蘇毗茹毗鄰,他們都是一同被贊普動員的奴隸兵。
光行軍就走了兩個月!”
烏承恩一臉古怪對方重勇說道。吐蕃這波是全國總動員,非大唐毗鄰區的炮灰居然動員了不少人過來,所圖非小啊!
“知道了,準備進攻亹源吧。”
方重勇面色淡然擺了擺手,卻是對郭子儀說的那件事上了心。
吐蕃軍方高層,果然對大唐的軍事部署了若指掌!起碼打了兩個月的提前量!
如果按照正常的軍事部署,此刻方重勇應該已經帶著河西軍精銳出征西域了,說不定軍隊已經到龜茲了。
正是因為裴寬遇刺那檔事,方重勇才被迫返回長安,一來一回耽誤了一個多月。
事實擺在眼前,如果光靠吐蕃與大唐毗鄰地區的軍隊,壓根沒法跟同時跟河西與隴右兩個節度使麾下邊軍抗衡。吐蕃國內的山路又不像大唐修成官方的驛道,行軍速度要慢不少,他們調兵需要很多時間的。
這一戰,只怕是早有預謀了,只是吐蕃人沒有預料到大唐國內的突發事件。
這一次,是方重勇頭一回擔心王忠嗣能不能頂得住!
吐蕃這波對石堡城是志在必得啊!
“走,繼續往東南方向走,在獅子口與何昌期他們會合。”
方重勇對烏承恩吩咐了一句。
……
六個時辰后,亹源以東的獅子口山谷,銀槍孝節軍的三千騎兵,終于在此地匯合。
何昌期與管崇嗣分別給方重勇帶來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何昌期帶來的好消息是:峨堡嶺以南,已經被肅清,并無多少吐蕃軍隊,只有零星斥候。這些人不是被殺就是被抓,問到了一些信息。總之,亹源以西沒什么伏兵之類的,直管往亹源莽就是了!
管崇嗣帶來的壞消息是:從俘虜口中得知,峨堡嶺以西的祁連地區,有吐蕃的一個東岱在此放牧,軍隊數量不詳,估摸著頂天也就大幾千人。
所以擺在方重勇面前的難題是,銀槍孝節軍的隊伍也就三千騎兵不到,是繼續向東攻打吐蕃人的后勤基地呢?還是先往西擊破吐蕃偏師呢?
如果選擇掉頭往西走,雖然可以解除隱患,但卻不得不走回頭路,還要放棄已經唾手可得的攻擊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