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基哥大破防-《盛唐挽歌》
第(2/3)頁
挖礦的契丹奴隸,串聯起來暴動并殺死縣衙派來的看守,然后攻占縣衙后奪取府庫里的兵器,再趁著朝廷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攻占州府,挾持刺史,建立草臺班子。
怎么說呢,這種事情在方有德看來如同天方夜譚一般,可就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關鍵是,他上輩子沒聽說過盛唐時候有這種鳥事啊!
殺了安祿山,大唐難道不是該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么,怎么冒出這種鬼事情出來了?
契丹俘虜安心挖石炭就好了,他們竟然敢造反!
方有德心中一股火氣躥了起來!
“明白了,本將軍這便去點兵,滅掉那幫反賊。”
方有德將一只手握在佩劍上說道。
“如此,奴便可以回去復命了!”
邊令誠松了口氣,感覺自己好像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平時的時候,基哥的政令是暢通無阻的,說什么就是什么,宦官去傳令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還可以收點小紅包什么的。
然而一旦出了事,需要從長安向外界求援的時候,很多從前理所當然的規則,就不那么好使了。比如說這次,若是方有德被某個皇子收買了,借著平叛的名義,回長安“勸進”怎么辦?
正好拿他邊令誠的人頭祭旗!
所謂人心隔肚皮,任何一點點風險,都足以葬送掉帝王的江山,更何況只是將領保送皇子登基這種“低風險”的從龍之功呢?
“長安應該還有不少神策軍的部曲,圣人為何不派那些人去平叛?”
方有德冷不丁問了一句。
“方將軍啊,這種話,不是奴這個經常往外面傳圣旨的小宦官可以回答的吧?”
邊令誠苦笑道。
眼前這位,那是真不如他兒子方重勇會做人。要是方重勇在這里,交子或者財帛,早就遞過來了!更不會問這種讓人沒法回答的問題!
邊令誠在心中吐槽了方有德一番。
“行吧,一個時辰后啟程,邊內侍隨軍同行吧。”
方有德壓住內心的不快,無奈搖頭說道。
踏馬的,安祿山都死了,長安近在咫尺的地方居然來這么一出叛亂,還建國稱帝,真是豈有此理!
方有德像是吃了一顆蒼蠅那樣,難受得不得了。
……
天寶八年初夏,王忠嗣派人長安獻俘沒多久,關中就出了一件讓人跌破眼鏡,又令天子李隆基顏面無光的“大事”。
一群本來這輩子都應該挖石炭挖到死的契丹俘虜,“毫無征兆”的在盛產石炭的邠州叛亂,建立了一個草臺班子“大周”,強立李唐宗室子弟李齊物為帝!
一個叫高回的人,自任“宰相”。而領兵的“大元帥”,則是自稱耶律明光,契丹人。就這么個四不像的怪物,基哥居然一時間愣是不敢把它怎么樣!
倒不是長安沒有辦法平叛,而是在基哥看來,這件事只能算是個“引子”,或者叫魚餌,又或者可能只是最先蹦出來挨打的“替身”。
真正的幕后之人,基哥還沒看到,但他堅信此事一定有陰謀!
神策軍精銳正好去了渭州抵御吐蕃,這群契丹奴隸早不叛亂晚不叛亂,偏偏在長安兵力最空虛的時候叛亂,要說沒有人跟他們打配合,基哥打死都不信!
基哥堅信,那個“幕后之人”,就是希望自己從長安抽調兵馬去平叛,到那一刻,就是他動手的時候!
權斗滿分的基哥,壓住了內心的沖動,下了一道詔令:關中各州謹守門戶,不得妄動,不得以勤王平叛的名義調兵離開本州地界,違者以叛亂論處。
緊接著,他又下了第二道政令:各皇子與親王宗室,不得離開所在州縣,不得從外地返回長安。
基哥左思右想,似乎感覺不是很放心,于是又下了第三道政令:長安無限期宵禁,金吾衛巡街,在長安各坊市搜捕賊人!
契丹人這么有恃無恐敢叛亂,一定有內應。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刁民了,必須出重拳!
與此同時,基哥在得知民亂的第一時間,就派遣經常參與“外勤”工作,并且經驗豐富的邊令誠,秘密前往渭州,通知方有德回師長安,但是不告知方有德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在基哥最春風得意,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時候,這幫契丹奴隸給了他狠狠一耳光!讓他顏面盡失,天朝上國的幻影被人戳破,成為了權貴茶余飯后想說又不敢說的笑話!
天子一怒,地動山搖。
契丹奴隸還沒被清算,反而是長安城內的各路小蟊賊倒了大霉。金吾衛挨家挨戶的查,特別是城南魚龍混雜的坊,幾乎被掀了個底朝天。
金吾衛忙了個半死,邠州亂匪的內應沒抓到,狗屁倒灶的事情倒是被揪出來一大堆。什么寺廟里面開銀趴的,尼姑庵里面治療男科病的一大堆。整個長安城被弄得雞飛狗跳。
基哥想要的東西卻是一件也沒找到,并且那個所謂幕后黑手,也沒被搜尋到任何蛛絲馬跡。
這位現了大眼的長安天子,頗有點無能狂怒的意思。
契丹奴隸叛亂的第二天,長安就已經全城戒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