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56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么?-《盛唐挽歌》


    第(3/3)頁

    無非是給朝廷多搞點財富,給邊軍多弄些據(jù)點,多招募一點兵員,可那又怎么樣呢?

    大唐的疆域哪怕再大,還能延長他這個帝王的壽命不成?

    看到基哥臉上由晴轉(zhuǎn)陰,暴雨將至,魚朝恩這才吞了口唾沫,然后低聲說道:“西域那邊,奴求藥無果……”

    “那你還有臉回來!你回來做什么?朕問你回來做什么?”

    光著身子的基哥頓時暴跳如雷,邁出溫泉池,一腳將魚朝恩踹到地上,面色猙獰的盯著他。

    他惡狠狠的對魚朝恩罵道:“伱這條老狗,是不是因為朕對你太好了,所以不肯用心辦差?朕不想聽這些,你再想想還有什么值得說的!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朕有的是辦法收拾你!”

    “圣人請息怒,聽魚朝恩慢慢說。他說得不好,再懲治也不遲的。”

    高力士慢條斯理的勸慰道。看似在幫魚朝恩說話,實際上已經(jīng)將對方逼入墻角。

    “圣人息怒!

    奴其實也不是一無所獲。

    奴打聽到一個傳聞,說是當年蜀漢諸葛丞相南征的時候,曾經(jīng)將當?shù)匾环N烏龜與土茯苓為主藥,熬制湯水以治療爛瘡之癥。

    奴以為,這個方子或許可以一試。”

    魚朝恩跪在地上拼命磕頭,一邊磕頭一邊飛快的訴說著當初阿娜耶隨口一說的“江湖傳說”。

    “去找啊,還是你親自去找!朕不要聽什么故事,朕要看到實效!

    你現(xiàn)在就動身去蜀地,去嶺南,對了還有南詔這些地方。然后把所有種類的烏龜,都給朕送一些到長安來!

    不不不,不止這些地方,是整個大唐的烏龜!

    力士,你去傳個旨,讓大唐各地,各州各縣都進獻烏龜,辦事敷衍的刺史一律撤換!

    還有土茯苓什么的,也都進獻到長安,讓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nèi)パ芯糠阶樱≡娇煸胶茫?

    誰不出力,朕就罷他的官,永不敘用!”

    基哥激動的喘著粗氣吼道。

    如今的他,就好比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是說什么也要死死抓住的。

    為了達到目的,他會不惜一切代價!

    魚朝恩從地上爬起來,額頭上都是鮮血,也壓根顧不得擦拭,給基哥恭敬行了一禮之后,就連滾帶爬的沖出了華清宮。

    宦官是皇帝的家奴,這種人,往往把主人的命令看得比命還重要,以此獲得信任。

    除此以外,他們往往并不具有社會主流的是非觀念,皇帝的意志就是他們唯一的盤算。

    當然了,如果帝王壓制不住他們,就會出現(xiàn)奴大欺主的現(xiàn)象!

    從這個角度看,在帝王眼里,聽話的宦官們,總是比那些文臣武將們要更可愛一些。

    誰會不喜歡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狗腿子呢?

    這些不過都是人之常情罷了。

    等魚朝恩離開后,基哥這才穿好衣服,然后回到華清宮中的某個寢宮內(nèi)休息。名為休息,實則是冥思苦想。

    進獻烏龜這件事,一定會引起很多人的懷疑,他需要對外散布一些煙霧彈。

    “力士,你回一趟長安,跟哥奴說,朕想在興慶宮內(nèi)養(yǎng)烏龜,向全長安征集各式各樣的烏龜,最好是種類奇異的。

    開出懸賞來,只要朕滿意,就會不吝賞賜。”

    基哥面色平靜,一字一句的說道。

    他這話把高力士給聽懵了。

    養(yǎng)烏龜?

    大明宮的池塘里面本來就有烏龜啊!這種拙劣的借口怎么可能唬住外人啊!

    “圣人,此事不難辦。可是圣人為什么突然要養(yǎng)烏龜,恐怕這個事情也會引人懷疑啊。”

    高力士都不知道要怎么勸基哥了,他發(fā)現(xiàn)這位自己服侍了幾十年的帝王,此刻已經(jīng)魔怔了!

    現(xiàn)在出來一個傳聞說烏龜可以治病,就全國范圍的大肆搜刮各種烏龜,說是大事也真不是什么大事,舉國之力,弄些烏龜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將來萬一有傳聞說“巨魚”(也就是鯨魚)可以治病,難道真去大海里面抓那種比船還大的巨魚么?

    長此以往,不敢相信將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啊!

    “這又有什么難的。

    你就跟哥奴說,就說朕想學烏龜一樣長壽,所以想多養(yǎng)些不同種類的烏龜,愛屋及烏這樣不可以么!什么時候輪到你來教朕做事了!”

    基哥怒不可遏,抄起桌上的鎮(zhèn)紙,就朝著高力士砸過去!

    不過并沒有砸到,因為力度稍稍欠缺了點,鎮(zhèn)紙掉到高力士腳邊滾了幾個圈,連跟毛都沒有碰到。

    “請圣人息怒,奴現(xiàn)在就去辦!”

    高力士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服侍基哥數(shù)十年,他從來沒見過對方如此暴怒過。

    小心翼翼退出房間,高力士這才無奈嘆了口氣。

    圣人的性情,這幾年變了好多,長安城政局漸漸混亂,諸子爭斗愈發(fā)猛烈。

    大唐前路漫漫,這路要怎么走下去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