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盛唐挽歌》
第(1/3)頁
怛羅斯城為塔拉斯河(音譯,也叫怛羅斯河)的河谷中游左岸平原地帶,乃是水路與陸路交匯之地。
它的重要之處在于:自西漢起,漢地商人從長安(或洛陽)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穿越西域并跨越蔥嶺(帕米爾山脈)后繼續西行,便進入了粟特人居住的河中地區。
而西亞的商人,也是從這條線自西向東走,進行貿易。
這里成為歐亞大陸東西貿易的重要地段,而怛羅斯城則是這條路線上非常重要,又異常不起眼的一個節點。
說它重要,是因為這里是必經之路;
說它不起眼,是因為類似這樣的節點異常之多,東邊的俱蘭城、阿史不來城乃至碎葉城,雖然城池都毀于戰火,但因為貿易形成的集鎮卻繁榮依舊。
怛羅斯城也是如此,城和鎮是分開的。怛羅斯城以東約十里便有一個因為商貿而繁榮起來,卻沒有什么防衛力量的集鎮:塔拉克!
如今,高仙芝帶著安西軍撤退到塔拉克,然后再也不走了,將塔拉克集鎮內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劫掠一空,作為軍糧并在此安營扎寨。
阿布穆斯林也帶著數萬呼羅珊地區的黑衣大食精兵,在怛羅斯城外兩側布防,與怛羅斯城內的達烏德部合兵一處。
雙方都在醞釀一場決戰。
……
“末將有傷在身,不能行禮,請總督見諒。”
怛羅斯城內某個石屋之中,躺在床上的達烏德,頗為虛弱的對前來探望的阿布穆斯林說道。
他身上刀傷箭傷數十處,幾乎是死過一回,鮮血已經染紅了床單。沒有幾個月修養,根本恢復不過來,甚至搞不好就永遠醒不過來了。
雖然達烏德已經如此悲催,但阿布穆斯林對他卻根本沒有好臉色,一直面色陰沉站在床頭不說話。
這跟之前對賽義德的態度截然不同。
“本總督下達軍令的時候已經說了,高仙芝若是沒有攻城,你們不要出兵阻攔。
你為何不聽軍令?”
阿布穆斯林冷著臉質問床上的達烏德道。
之前賽義德在白水城明明可以阻攔高仙芝,配合阿布穆斯林所率主力,前后夾擊唐軍,他卻選擇按兵不動沒有出城,讓唐軍一路向東而去。
事后居然還得到了阿布穆斯林的褒獎。
“末將,末將……”
達烏德一時激動想要起身,一口氣沒喘過來,居然昏死過去了!
阿布穆斯林失望的搖了搖頭,他所倚重的大將,居然不聽軍令,帶兵出怛羅斯城,妄圖阻攔高仙芝麾下的安西軍。
當真是令人可恨、可悲又無奈!
只想著爭功,不考慮大局,這樣的將領成不了大事!
結果不出所料,只一個照面,達烏德麾下的輕裝騎兵和駱駝兵,就被安西軍給擊潰,連半個時辰都沒有撐過去!達烏德本人,也在此戰中身受重傷!差一點就死在戰場上!
當得知怛羅斯城的守軍被高仙芝重創后,阿布穆斯林當場就下達了將達烏德斬首以正軍法的命令。只是后面聽說達烏德身受重傷,為了避免他麾下的軍隊嘩變,這才將斬首改為免職,并將他的部曲交給賽義德掌控。
所謂窮寇莫追,困獸猶斗。很多時候,逃離的敵軍是不適合阻攔的。
高仙芝麾下的安西軍,本身就因為丟了金銀財寶,兩手空空離開石國而憋了一肚子火。遇到大食人攔住歸路,那自然是往死里打,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
大食軍中各將看到唐軍退了,以為自己的戰功要飛,所以一個個都想著要跟高仙芝決戰。阿布穆斯林勉強能壓住自己所統帥的主力,但卻管不住已經分兵出去將領。
“如今高仙芝的部曲在哪里?”
阿布穆斯林看著齊雅德薩里詢問道,面色有些難看。
高仙芝這支唐軍,真是扎手。稍微大意一點都不行,已經接二連三的砍他羽翼了。饒是阿布穆斯林涵養甚好,此刻也是動了真怒!
達烏德這個蠢貨,難道不知道負責迂回的輕裝部隊,并不適合在野外與唐軍正面對戰么?
“高仙芝在塔拉克鎮扎營,在怛羅斯城東面十里,目前沒有異動。”
齊雅德薩里行禮說道。
“看來,高仙芝心有不甘啊。”
阿布穆斯林冷笑道,他就知道高仙芝不可能這么回去。
原因很簡單,高仙芝兩手空空回去,還丟了石國、康國等地的控制權,連怛羅斯城也丟了,他要怎么跟那位日夜盼著收拾他的大唐西域經略大使交待?
阿布穆斯林自己都差點將達烏德給斬了,就因為對方不聽軍令強行阻攔唐軍,這還是他的親信!推己及人,他很清楚,那位“大使”饒不了高仙芝。于公于私都是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