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今日始稱王-《盛唐挽歌》
第(1/3)頁
三日之后,銀槍孝節軍獨自離開武威城,向東挺進,前往烏蘭關屯扎。
自此,安西遠征軍各部已經全部歸建,并在涼州宣布解散。
朝中某些人上書說方重勇想要在西域“擁兵自重”的流言,不攻自破。
為了表彰方重勇攻略西域的功績,也是為了安撫軍中怨氣。朝廷特意派出一個禮部郎中,與基哥身邊的宦官魚朝恩一道,前來涼州慰問銀槍孝節軍,并帶來了方重勇的升官文書。
這天,在烏蘭關那狹小的城關外,魚朝恩當著眾多軍中將校的面,宣讀了對方重勇的封賞。
朝廷正式冊封方重勇為“平西郡王”,可在長安開府建衙。但無封地不實封,食邑甘州(戶數未定)。
世襲罔替一代后,逐次降階。
換言之,方重勇不能到河西去當他那個什么“平西郡王”,只能從甘州地方官府那里拿到一些稅賦,數量不多,聊勝于無。
平西王這個封號可以傳給嫡子,但從孫子輩開始,便會傳一代降一級。
王韞秀被封平西郡王妃,方重勇身邊那幾個女人,也都各有冊封。算是上車上得早,撈了個名分。
至于什么開府儀同三司啊,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之類的,更是不要錢一樣的往上加。
然而真正頂用的,卻依舊只是那個“銀槍孝節軍軍使”!
換言之,方重勇此前手里的兵權、人事權幾乎丟了個一干二凈,換來了一大堆有名無實的花架子散官。
由于銀槍孝節軍并非朝廷正規軍編制(屬于基哥的私軍),所以四舍五入一下,方重勇就相當于是個頂著“總參”頭銜的保安隊長。
當然了,也還可以往他身上加一些“××協會副主席”之類沒什么卵用的頭銜。只是無論怎么加,無論加多少。
也改變不了他的權勢被打壓到基準線以下的事實。
權力的三要素,不外乎人事任免權,財務主導權,事項決定權。這三樣朝廷似乎一樣都沒有給,把權力口袋捂得死死的。
這不由得讓方重勇身邊那些懂行的丘八們憤憤不平起來。
“殿下,圣人對您可是很看重的啊!少壯之年封王者,奴看除了宗室子弟外,也就殿下您這一人了。”
魚朝恩笑瞇瞇將手中的圣旨交給方重勇說道,語氣中滿是艷羨之意。
“魚內侍是選擇先回長安稟告圣人,還是跟本王一起返回長安?”
方重勇微笑問道,看不出一點生氣的意思。
然而魚朝恩并非是不學無術的人,一聽這話,就知道方重勇肚子里憋著火,想坑自己一把。
事實上,對于政治上的事情,宦官們不僅不傻,反而算是“學富五車”。
在開元初的時候,基哥就啟動了一項“宦官掃盲運動”。
就是在宮中開辦培訓班,選拔一些讀書識字的人去學習。在此之前,宮里的宦官素質良莠不齊,很多都是邊鎮胡人的奴隸,在被閹割后送來宮里打雜的。
基哥作為一個響當當的“文化人”,怎么能容忍那些目不識丁的宦官,在自己面前晃來晃去呢?
和這些人在同一個宮殿內呼吸,都會讓基哥感覺不爽!
所以他花了很多精力和財帛,培訓出來了一大批識文斷字,甚至文化素養頗高的宦官,以此來幫自己打理各種事務。
魚朝恩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他很清楚,方重勇其實是被砍掉了絕大部分權柄,換來了一個不能吃不能喝的“平西王”王爵。
任何一個腦子清醒的正常人,都不可能對此滿意。
而方重勇能在西域立下大功,顯然不是簡單人物。朝廷那些彎彎繞繞看似花團錦簇,但其中的惡意,是瞞不過方重勇的。
這讓魚朝恩感覺有些不自在,甚至心里發毛。
“殿下,奴還要回去給圣人傳遞消息,殿下帶著銀槍孝節軍回興慶宮歸建就可以了。”
魚朝恩面色有些僵硬的笑了笑,客套說道。事實上,無論如何,為了避嫌,他也不能跟方重勇一起回長安。
因為他并不是邊令誠那樣的外派在邊鎮當監軍的宦官,可以跟邊鎮大將一起返回長安。若是魚朝恩跟方重勇接觸的時間過長,便有內廷宦官勾結大將的嫌疑。
被基哥猜忌,那是要掉腦袋的!
“魚內侍請慢走。”
方重勇不動聲色走過去,將袖口里的一小袋金豆子塞進了魚朝恩手里。
“圣人本欲殿下為監門衛大將軍,負責檢校皇城內各哨卡。但議政堂那邊不同意,南衙禁軍乃是兵部直接管轄。而兵部又聽議政堂的命令。
其中關節,殿下應該明白的。”
魚朝恩用極快的語速把話說完,然后若無其事的告辭離去。
方重勇微微皺眉,忍不住無聲嘆息。
長安啊長安,還真是深不見底,敵友難辨啊!
北衙禁軍,也就是現在的神策軍。是基哥的私人武裝,朝廷無權過問其兵力規模與人事任免。
而監門衛,屬于南衙禁軍,負責守衛皇城各哨位據點,負責人員進出登記與基本安保,也是歸朝廷管理。
他們跟金吾衛實際上有點類似“固定哨”和“流動哨”的關系。
然而,基哥不住皇城啊!皇城安不安全,關基哥鳥事?
基哥住在興慶宮,反而是朝廷中樞百官都在皇城辦公。實際上,監門衛更像是朝臣們的保安,而不是基哥的保安。
基哥明知道方重勇跟張氏的人不對付,卻依舊想讓方重勇在其中插一腳。而張氏一族作為開元名相張說的后人,在朝中樹大根深,關系網極為龐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