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盛唐挽歌》
第(2/3)頁
鄭叔清很是大度,甚至壓根就沒有討價還價,直接答應下來了。
李適之也有點心疑,他一臉憂慮問道:
“鄭相公,這件事可不是開玩笑。朝廷是真拿不出賞賜的財帛了。今年到處都有災荒,朝廷花了不少錢,現在還在應付。
你能說服那些丘八么?”
“就算下官說服不了,這不是還有右相在議政堂坐鎮嘛,右相總有辦法的。”
鄭叔清嘿嘿笑道。
“也罷,鄭相公先去探探口風吧。”
李適之也是被搞得頭大。
今年先是蝗災,又是洪災,全國很多地方都要賑災,府庫里面的絹帛與米糧都是一車一車往外面運!
他這個宰相,也當得挺不容易的。既然鄭叔清愿意去“探路”,那就先探探路再說吧。
李適之有點后悔,安西遠征軍中其他各部的賞賜,朝廷已經提前兌現過了,那些部曲也都歸建原本所在的節度使。
但立功最多,出力最大的銀槍孝節軍卻沒有賞賜,一直拖到現在,國庫又比較空虛。
他想跟方重勇商量一下,要不要少發點賞賜,多給點勛官爵位得了。這個口不好開,所以必然需要一個人去試探一下口風。
鄭叔清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右相請放心。”
鄭叔清叉手行禮說道,起碼樣子看起來還是挺誠懇的,至于心中怎么想,那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就麻煩鄭相公當這個宣慰使,走一趟武功縣了。”
李適之微微點頭,朝廷有功不賞僅僅給爵位的事情,過去也玩過很多次,不過都是針對的邊軍,倒也沒鬧出什么亂子來。
相信這次也能圓滿解決。
……
武功縣外神策軍大營中軍大帳內,方重勇正在跟朝廷此前派去西域交接那位禮部文官下棋。
這人也不是別人,而是方重勇早年間就認識的那位“文化人”:顧況!
因為沒有后臺,顧況被朝廷派去處理使團被“盜匪”團滅的事情。此后便跟著大軍一路返回了關中。
他本就是被“連升三級”而臨時上位的,這次回長安后,搞不好還會升官,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說起這一路,當真是有驚無險啊,時常能聽到有人被盜匪打劫的事情。”
顧況有口無心的拱了一步卒子,一邊有些后怕。
“顧郎中可知道為何朝廷仍未讓我等歸建?”
方重勇有些疑惑的問道。
賞賜賞賜不發,又不讓入長安,不許進入玄武門駐地。
朝廷這是在搞啥?
方重勇心中疑惑,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殿下啊,下官就跟您交個底,估計就是朝廷沒錢了。朝中各位相公不想發賞賜,又不知道找什么理由拖欠抵賴,所以現在還沒商量出個章程來。
您出征在外不知道,如今朝廷的稅賦是越來越少了,嘿嘿!”
顧況是個大“憤青”,對好多事情早就看不過去了!
“噢?還有這樣的事?人不是越生越多嗎,難道戶口還越來越少了么?”
方重勇好奇問道。
“殿下,這可就是您不懂了。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但交稅的人是越來越少啊!這個又不矛盾。收不到稅,朝廷自然沒有賞賜,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永業田分下去又收不回來,還有各種權貴和依附他們的人都不交稅。
那可不就是越來越少了嘛。”
顧況這張臭嘴辛辣點評,毫不留情。而這些話,尋常時候可是說不得的,說了犯忌諱。
“祖宗之法”租庸調制度,早年間的好處逐漸消失,反倒是近年來弊端開始瘋狂爆發。無論是哪個社會階層,都在變著花樣從里頭找漏洞牟利。
貴族階層不納稅只是其一,租庸調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也讓很多農民變成刁民。
他們沒有不交稅的權力,那就選擇小戶并大戶,戶籍賬冊上男人改女人,又或者掛靠在權貴名下,多的是騷操作。
顧況都懶得去說。
“那可就麻煩了啊。”
方重勇長嘆一聲,忍不住搖頭嘆息。
立下戰功卻無賞賜,那些驕兵悍將們是要造反的!方重勇就沒見過哪個軍隊不論功行賞,還能戰無不勝的!
“節帥,朝廷來人了,就在大營外面。”
封常清忽然走進帥帳,在方重勇耳邊悄悄說道。
“伱看,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