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誰才是真大哥-《盛唐挽歌》
第(2/3)頁
“圣人,萬一銀槍孝節軍鬧事怎么辦?”
高力士有些擔憂的問道,他也是經過當年很多政變的,知道那些丘八們發起狠來,什么也控制不住。
“鬧啊,那就讓他們鬧,最好鬧大一點。
他們鬧了,鬧得議政堂和三省六部各位相公與尚書們都面上無光,朕才方便出手啊。”
基哥摸著下巴上的長須笑道。
區區三千人,還能怎么鬧?難道他們還敢在長安兵變不成?
就算他們派人入長安刺殺宰相,又能怎么樣?
又不是殺皇帝!
基哥一點都不虛,一切盡在掌握,反正死的不是他。
“圣人圣明。”
高力士小聲附和道。
看到高力士依舊有些疑慮,基哥想了想,也感覺有點不太放心。
于是他對高力士說道:“你跟神策軍的鮮于仲通打個招呼,讓他手下的神策軍配合一下右相。崔乾佑指揮的幾個部曲就不要調動了。”
基哥為自己的計劃加了一道保險,他自己感覺萬無一失。
如今神策軍由兩個將軍各指揮一半人馬,職務的正式名稱叫“統軍”。
輪值的時候,就是一個統軍管理日常執勤的軍隊,另外一個統軍帶另外一半人休息,或者辦別的事情,比如帶兵出關中巡視河南等。
現在擔任統軍的人,除了崔乾佑外,另一個人就是鮮于仲通。
鮮于仲通是何許人也呢?
提到他,就不得不提一下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了。
鮮于仲通這個人,是中過進士的文人,不過那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后來他便在蜀地,在劍南節度府內任職,并與章仇兼瓊關系很好。
因為這個人很會“來事”,手腕靈活,又是中過科舉的文人,很有文采。
還在節度使衙門辦過差事,所以他就被章仇兼瓊推薦入了長安當京官,一直都在兵部。
基哥選擇他當神策軍統軍,一方面是因為鮮于仲通“知兵事”,沒有深厚背景,且不是關中圈子里的那幫人,比較好控制。
另外一方面,他跟朝廷中樞的很多“清流派”人物,都能說得上話。比如說官聲甚好的顏真卿,就是鮮于仲通的好友。
禁軍的情況很復雜,并不像是邊軍一樣,只看誰更能打誰就能上位。禁軍里面更多的是講究人情世故,以及帝王的現實需求。
基哥也需要禁軍和朝廷能夠順利溝通,需要有一個會來事的中間人,在合適時候可以緩和矛盾。鮮于仲通,顯然是符合各方面條件的最優解。
至于打仗和忠勇,基哥比較信得過崔乾佑。
不過崔乾佑來自河北,又家道中落不是關系戶,性格還比較硬。他跟朝廷中樞那些眼高于頂的文官,是說不上話的!
水有水的用法,油有油的用法,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地方,發揮各自的作用。這樣的用人之道,總體上說還是妥當的。
該說不說,基哥雖然骨子里不是好人,但還算是知人善任。
讓鮮于仲通配合一下李適之,也是擔心李適之“秀才遇到兵”,被銀槍孝節軍的那些丘八們武力威脅了。
當然了,神策軍輕易不會出動,基哥這么做,也是給李適之“膽氣”,讓他“好好表現”。
神策軍總編制三萬多人接近四萬,鮮于仲通可以指揮的起碼有將近兩萬人。這么多兵馬,無論如何都能控住場面!
“圣人,奴真是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果真是一切都在您的掌控之中啊。”
高力士十分佩服,這話說得發自內心。
銀槍孝節軍的將士們看到議政堂的宰相們不發獎賞,想嘩變又有數量占據壓倒性優勢的神策軍盯著,動又不敢動,不動又意難平。
他們的內心一定非常痛苦,憋悶,悔恨,喪氣。
覺得朝廷辜負了他們在前方浴血奮戰。
最后搞不好會集體來到興慶宮門前哭鬧。
這正是基哥想要的效果!
等那時候,基哥再站出來,撫慰將士,然后下令打開太府寺的府庫,獎賞這些有功的將士們。
想來,這些人的心情瞬間從谷底到頂峰,自然會高呼著“圣人萬歲”,心滿意足而去。
什么叫驚喜?
這就叫驚喜!情緒直接拉滿了!
自此,軍心歸附!銀槍孝節軍上下,都會奉圣人為唯一主人!
而李適之等一干宰相,徹底淪為了笑話和小丑。
但是,那不重要,基哥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好,李適之安安心心的背鍋就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