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13章 撿漏王-《盛唐挽歌》


    第(2/3)頁

    鄭叔清整個人身上就寫著兩個醒目的大字:茍??!

    想治理好大唐,自然是不能讓鄭叔清這樣的人當右相??墒侨绻皇菫榱朔€定朝局,那么這個人確實是最合適的。

    也最好控制。

    因為這個人不折騰。

    關鍵是,其他人都知道鄭叔清只是一個“代理右相”,遲早會走的。所以反而不會給他使絆子。這樣有利于穩定目前將亂未亂的局面。

    “平西郡王此番平息叛亂有功,你想要什么賞賜呀?”

    基哥不以為意的詢問道。

    “回稟圣人,微臣矯詔,雖事出突然逼不得已,卻也可以算作是欺君。

    微臣懇請朝局穩定后,不再擔任銀槍孝節軍軍使,外放為官,豈會奢求賞賜?”

    方重勇躬身行禮說道,態度異常謙遜。

    聽到這話,基哥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擺了擺手道:

    “話不是這么說的。

    你當不當這個軍使,伱自己說了不算,那是朕說了才算的。

    朕讓你當,你不想當也得當,豈能討價還價?”

    “微臣惶恐。”方重勇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

    “罷了,你帶著高力士去收拾殘局吧,朕想在議政堂靜一靜。”

    基哥嘆了口氣,自顧自的走進議政堂,也不知道是在惆悵什么事情。

    走進議政堂以后,他環顧四周,發現并沒有被人翻看,搜查的痕跡,懸著的心才放回原處。

    從方重勇的態度看,基哥感覺這應該就是一場被逼急了,然后反殺的兵變。事前并未有什么具體謀劃,也沒有什么其他的訴求,更不涉及到他那些好大兒。

    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至于方重勇舉薦鄭叔清,倒也是合情合理。不只是李適之害怕清算,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也害怕事后有人“翻案”啊。

    不推舉一個相熟的人去當宰相,把事情一板一眼的落實,在場面上蓋棺定論,萬一將來朝廷反攻倒算怎么辦?

    這件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反而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方重勇不經意間,就把最大的一個隱患給消除了。

    鄭叔清若是將來對付舉薦自己為右相的方重勇,那么他的政治信譽和人格道德,將會完全破產,成為一個人見人惡的卑鄙小人。

    這一手當真是玩得好??!

    基哥一邊在議政堂內踱步,一邊心中感慨,方有德生了個好兒子。

    幸虧,這不是自己的兒子,要不然,此人一定會行當年太宗玄武門之事!

    當然了,方重勇不姓李,所以只要不跟皇子勾結,就翻不出什么浪來。

    這同樣是不幸中的萬幸。

    此人未必有搞事情的心思,但他已經有搞事情的能力了,以后必須要注意一些。

    基哥默默的在方重勇身上,打上了一個“不叫的狗”的標簽。

    “有哥奴在,斷然不止于此啊?!?

    基哥忍不住長嘆一聲,開始懷念起那個為自己操持大唐多年的李林甫來。

    不比較不知道,一比較差距就出來了。若是李林甫在,絕不會因為賞賜的事情發愁,自然也不會逼得銀槍孝節軍兵變了。

    “神策軍也不行了,一萬多人打不過三千人,廢物一個。

    唉,京師就是養不出雄兵……”

    基哥喃喃自語的說道,此刻的感受,就好似南唐李煜所寫的那句一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圣人!我要見圣人!來人啊,我要見圣人!”

    銀槍孝節軍兵變幾日之后,大理寺獄最里面的一間牢房里,已然是蓬頭垢面的李適之,對著監牢外的獄卒喊話道。

    那兩個獄卒移開目光,連看都懶得看李適之一眼!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李適之以前是宰相又怎么樣?進了大理寺獄,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趴著,誰管你以前是多么叱咤風云。

    大理寺獄這地方,一般人還進不來呢!能在這里坐牢的,哪個之前不是一號大人物?

    獄卒們在心中暗暗鄙夷,類似李適之這樣的,他們實在是見過太多了。

    忽然,遠處傳來腳步聲,越來越近,直奔李適之的監牢而來。

    很快,李適之便看到穿著紫色官袍的鄭叔清,帶著高力士來到了自己所在的監牢門口。

    鄭叔清對著兩個獄卒擺了擺手,后者十分懂事的悄然離去,牢房附近就只剩下了他和高力士,以及不知道要說什么才好的李適之。

    “鄭相公,高將軍,圣人,圣人怎么說?”

    李適之吞了口唾沫,有些緊張的詢問道。

    “圣人開恩,給你兩個選擇。”

    高力士面無表情說道,態度異常冷淡,跟從前面對李適之的時候幾乎是判若兩人。

    只是李適之此刻也顧不上對方態度如何了,他一臉激動,雙手緊緊握住監牢的木柵欄問道:“哪兩個選擇呢?”

    他就如同一個溺水求生的人,看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第一個嘛,你和你全家,流放嶺南,世世代代,永遠不得離開嶺南?!?

    高力士說出了第一個選項。

    古代的嶺南,可不比方重勇前世的現代那會。古代的嶺南氣候極為悶熱難忍,毒蟲毒蛇遍地,瘴氣橫行。

    被稱為“無形斷頭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