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某節帥很強,但過分謹慎-《盛唐挽歌》
第(3/3)頁
這幫丘八,壓根就不管此刻打仗國家能不能承受。反正,不耽誤他們軍功,不耽誤他們上進,不耽誤他們領賞就行。
至于其他的,那是天子與宰相該考慮的。打仗費錢這種事情,跟他們這些斬將奪旗的丘八又有什么關系呢?
注意到車光倩的面色不太好看,又或許是李光弼也覺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
于是他無奈嘆息道:“將信交給平西郡王,他會明白的。河西近十萬精銳,并不是李某人的一言堂。平西郡王有苦衷,本節帥也有苦衷啊?!?
“李節帥勿慮,卑職這便回去復命?!?
車光倩沒有多說什么廢話,收好信件后便行禮告辭,轉身離去了。
……
“安思順是怎么說的呢?”
靈州城南郊外的銀槍孝節軍大營,方重勇在帥帳內詢問從太原趕回來的封常清道。
“回節帥,安思順說他已經知道此事,甚至連一封回信都不肯寫!”
一想起那天的遭遇,封常清就一肚子火。
河東節度使安思順不僅不愿意承諾配合方重勇協防河套東面防線,反而還是一副輕描淡寫的態度,打官腔兜圈子。
話是說了不少,就是沒有一句實錘的。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老子會守好自己的門框,至于回紇人要沖河套,那是你們朔方軍要操心的事情,關老子什么事?老子只管自己防區沒事!
要是不好理解,那就反過來問一句:如果某個草原民族傾盡全力攻河東重鎮云州,方重勇這個朔方軍節度使,會那么實心眼的派兵支援云州么?
多半也不會吧?
這其實便是開元天寶時期,經常會有一位節度使身兼兩鎮的原因所在。兩個防區之間平日里并非那么和睦,大家都是各掃門前雪。
打配合的話,不好協防,也不方便共同出兵。
真打起來,誰主誰次,誰負責記功?
類似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一錘定音的人物,統一協調。
朔方節度使與河東節度使,從官職上說是平起平坐的。你說讓我協防榆林,我就必須得協防榆林嗎?我這個河東節度使不要面子的么?
簡單說就是方重勇指揮不動安思順。
這也跟車光倩在長安,造謠安思順想借刀殺人的事情沒有發酵有關。
“回紇人可能繞路奔襲靜邊軍,從紫河進入朔州的事情,你沒有跟安思順說么?”
方重勇一臉疑惑問道。
當年隋末的時候,劉武周就是在這里起兵,得到突厥人源源不斷的支持,給李二鳳造成了很大麻煩。
有現成的例子擺在眼前,安思順怎么就不當回事呢?
“節帥,末將如何沒有說啊。末將引經據典,話說了一大堆。
但安思順說他不是裴寂,回紇人也不是突厥和劉武周,不必節帥費心。”
封常清一聽這一茬就來氣。
“這下麻煩了?!?
方重勇長嘆一聲。
車光倩已經派人送信回來,說李光弼要“奇襲”回紇老巢,來個猛虎掏心。
而安思順則是擺明了老子強無敵,根本不當回事,認為回紇人不可能千里迂回到河東。
這兩人一個是太過于激進,將戰爭規模無限擴大,打成滅國之戰。一個則是跟鴕鳥差不多,以為把頭埋在沙子里面就會萬事大吉。
壓根就沒人理解自己的苦心!
“節帥,為今之計如何?”
封常清疑惑問道。
“讓箭矢飛一波再說,不著急。”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面沉如水。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