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盛唐挽歌》
第(1/3)頁
黑夜之中,兩山之間的谷道,有一支大軍一字長蛇排開,正在行軍。那星星點點的火把,構成了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長龍。
“將軍,讓孫孝哲殿后,還讓他在鵶鳴谷埋伏,是不是有點不太妥當啊。”
隊伍最前方,張孝忠詢問身旁的主將蔡希德。
不知為何,他一直有種不祥的預感。孫孝哲這小年輕確實不懂事,仗著義父史思明,一臉高傲誰都看不上。
這種人怎么可能讓人放心?
蔡希德沒吭聲,畢竟,給下屬穿小鞋,是一種不光彩的行為。他不想讓張孝忠有兔死狐悲之感。
“將軍,孫孝哲萬一想不開,派人通知方重勇,說我們連夜急行軍,暗示對面的追擊我們,那要如何是好啊?”
張孝忠面帶憂色詢問道。
這下蔡希德也不能繼續裝聾作啞了。
他微微搖頭道:“孫孝哲沒理由投降方重勇的,他是史思明義子,不是史思明嫡子,胡來誰也保不住他的命。”
“可是,鵶鳴谷的山丘藏個一兩千人不是什么問題。孫孝哲有可能先派人暗通方重勇,然后躲在山丘上,等河東軍與我們打得難舍難分的時候,再從河東軍背后捅一刀啊。”
張孝忠依舊是心事重重,感覺蔡希德這件事做得很不妥當。給孫孝哲穿小鞋沒有問題,可是不能用在這樣的事情上。
孫孝哲有這么聰明么?
蔡希德一愣,在他的印象里,孫孝哲似乎沒有這么陰險。
或者說純粹就是智商達不到。
很難想象孫孝哲可以搞出如此復雜,且風險大到不可控的操作。
“我們就快到壽陽縣城了,今夜一定要回城。”
蔡希德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條狹長山路,便是一道天然防線。為了等待河北那邊,從井陘運糧,他也不得不收縮防線。
這是“奇襲”太原不成的苦果。
若是現在不退,被人拿棍子一路攆雞追打,那場面可就難看了。這也是蔡希德不得不下令深夜行軍的原因。
現在正是戰略進攻,轉為戰略相持的關鍵時期,之后就是小規模精兵截糧道打騷擾戰,而不是大軍噗嗤噗嗤上去死磕。
在這個節奏轉換的節骨眼里,一旦操作不慎吃了敗仗,便可能會轉入被動防守了。
而在山谷中半路宿營,則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蔡希德也是權衡利弊后,才決定連夜折返壽陽縣。
正在這時,隊伍后面傳來馬蹄聲。
一個親兵急急忙忙沖到隊伍最前方,翻身下馬,對蔡希德稟告道:“蔡將軍,后方有大量騎兵追擊而來,高如震將軍正在結陣自保,請蔡將軍速速決斷!”
“傳我軍令,停止行軍,各部原地自行結陣阻擊!”
蔡希德沉聲說道。
“得令!”
傳令兵領命而去。
高如震是史思明的嫡系,但關系比不上孫孝哲是義子那般親近。不過高如震有勇有謀,不是孫孝哲那般一身蠻力不動腦子,性格也不像他那般討嫌。
等傳令兵離開后,蔡希德悄悄對張孝忠低聲吩咐道:“帶著你本部人馬,趕緊撤往井陘的土門關固守,某帶人前往井陘故關屯扎。兩關互為犄角,守住井陘不難。”
誒?
張孝忠一時間還沒回過神來,隨即立刻想起他們二人的本部人馬,都在隊伍最前方行軍,似乎明白了什么。
蔡希德的謹慎,已經是一種下意識的習慣,連行軍安排都是確保自己本部人馬可以先跑路。
“將軍,壽陽、石艾兩縣,我們這就拱手讓人了?”
張孝忠一臉不可思議看著蔡希德詢問道。
“拳怕少壯,方重勇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豁出性命的打法。只要他們擊潰高如震部,便會如倒卷珠簾一般,裹挾潰兵,沿著谷道,沖擊一字長蛇陣!
在這狹窄的山道上,我們哪怕有十萬人也施展不開。
要是去壽縣,內無糧秣外無援兵,等死而已。石艾等縣亦是如此。
唯有守住井陘二關,方可等來河北援兵與糧秣。那里地勢險要,非等閑可破。
別猶豫了,此戰不可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蔡希德一邊吩咐親兵悄悄上馬,通知本部人馬騎上戰馬立刻跑路,一邊耐心的跟張孝忠解釋。
畢竟,后者到達井陘后,要獨守一關,得把必要事項給他交代清楚了。
至于反擊,反擊尼瑪呢!
已經失了先手,后面再怎么反擊也沒辦法了,連敵軍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結果,無非是多殺點敵軍而已。
又有什么意義呢?
蔡希德看得很明白,仗沒法打,那就壁虎斷尾,跑路為上。反正,高如震部也不是自己人!
“得令,末將這便去安排,蔡將軍請先走,末將殿后!”
張孝忠是實誠人,連忙對蔡希德抱拳行禮,以示忠誠。
“不要戀戰,帶兵回轉土門關就算贏了。若是河東軍一鼓作氣打到井陘關,官軍會源源不斷從這里突入到河北腹地!
待將來重整兵馬,我們兵臨太原易如反掌!”
蔡希德急急忙忙交代了一句,便翻身上馬,帶著親信向著東面而去。
張孝忠也不含糊,很快便召集到本部人馬的骨干軍官,吩咐他們快快跑路。遠處的喊殺聲,已經越來越近,張孝忠身邊士卒,臉上都露出驚恐的表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