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名將的挽歌(下)-《盛唐挽歌》
第(2/3)頁
以怨報德,何以抱怨?
王忠嗣!
就因為那位昏君暴君的一句話,你就要大義滅親,你就要斬國之棟梁,你就要殺為國奮戰的將士!
你這愚忠的蠢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
聽圣旨,是行小善是拘小節;殺功臣,是行大惡是作大孽!
你不配為將!”
方重勇狠狠的發泄了一番,嘴炮罵了個爽。
然而他也知道,這其實并沒有什么卵用。真要打起來,他一點勝算也沒有。
噓!
王忠嗣捏著嘴吹了個口哨。
山道兩旁的伏兵,頓時沒入山林之中。他身后堵路的大軍,識趣的退到路邊,將兵戈放到地上,以示自己并無威脅。
王忠嗣翻身下馬,走上前來,解下自己腰間的佩劍,雙手遞了過來。
方重勇連忙下馬去接,然后一臉復雜的看著王忠嗣,不知道對方是玩的哪一出。
“阿秀她們,都去了汴州。你就不要回長安了,去汴州吧。出了雀鼠谷就繞路,只怕圣人在蒲州還有伏兵。
今日一別,再見或許便在沙場之上兵戎相見,你多多保重吧?!?
王忠嗣嘆息說道。
“岳父,何苦要保那個昏君?”
方重勇勸說道。
“圣人將我養在宮中,形同父子。
知遇之恩,更是無法償還。
圣人可以負我,我卻不能負圣人,此為忠孝之道。
王彥舒以后跟著你了,他一直少不更事,遠不及你聰慧果敢,你以后多多提攜他便好了。
至于圣人……”
王忠嗣苦笑搖頭,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去吧?!?
王忠嗣大手一揮,還站在路中間擋道的人,立刻都躲到一旁。
“岳父保重。”
方重勇對著王忠嗣抱拳行禮道。
他翻身上馬,對身后隊伍大喊道:“加速行軍!”
看到不會發生大戰,銀槍孝節軍從將校到士卒,都長出了一口氣。不是說他們怕死,而是誰也不希望這樣絕望的死去。
三千兵馬快速通過了雀鼠谷,走得無比干脆,整個過程都是有條不紊。
“節帥,您放走了方國忠,如何跟圣人交代?”
高仙芝走上前來,對王忠嗣詢問道,看上去憂心忡忡的樣子。
“方國忠于國有大功,縱然有錯,罪不至死。至于怎么跟圣人交代,那是本節帥的事情,不會連累到你們的。
銀槍孝節軍驍勇善戰,我等伏擊失敗,讓他們穿過了雀鼠谷,也不奇怪?!?
王忠嗣長嘆一聲,不想再多解釋什么了。
至于圣人要如何,其實,現在大唐已經變成這樣了,圣人又能如何呢?
很多事情王忠嗣明白,他只是不太想提起而已。
皇權的威嚴,不在于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太子,哪個是皇子,哪個能繼位。
而是在于“傳承”兩個字。
將權力傳承到下一個天子手里,如何傳承,這個過程,以及傳承的規則,反倒是最核心的東西。
王忠嗣便是沖著“傳承”二字來?;绲?,但他沒有對方重勇去說,也沒法去說。
因為方重勇之前所作所為,除了長安兵變那一次外,都是跟自己一個想法,都是在保“傳承”。
今日之方重勇,便是明日的自己,未來前途如何,王忠嗣并沒有作太大的指望。他也知道,比起自己麾下那些將領,方重勇已經算得上“忠心耿耿”。
圣人倒行逆施,遲早會被武將們反噬的!
然而即便如此,王忠嗣也要盡量去試試,恢復大唐的傳承。雖然他知道自己幾乎不可能做到。
若是像方有德那么搞,立一個太子起來,那么以后太子便是臣子的工具與玩物。
王忠嗣很失望,方有德居然看不到這一點!
“全軍開拔,去太原城吧。
這次集中了十萬精兵,從井陘進入河北,必定要一舉拿下河北,掃平叛軍!”
王忠嗣長嘆一聲,擺了擺手,示意收隊。
其實,他壓根就沒想對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出手,此前已經下達過軍令,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動武。
這次跟來的很多人,都是方重勇的舊部。若是對銀槍孝節軍痛下殺手,今后他們如何做人?
“圣人真的老了,已經完全不明白下面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這大唐,要何去何從呢?”
看著天邊北歸的大雁,王忠嗣心中無比沉重。
連方重勇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
人心,要散了。
王忠嗣下意識的摸了摸佩劍,才想起已經贈給方重勇。
……
霍邑縣以北不遠的陰地關,是雀鼠谷的出口。驚魂未定銀槍孝節軍士卒,直到抵達這里,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
“艸!踏馬的狗皇帝!老子要血洗太原!”
何昌期將頭上的頭盔狠狠的砸到地上,氣得臉色漲紅!
“太原城現在大概集中了十萬精兵,你若是想報仇,可以盡管去把那狗皇帝宰了。
我們把盔甲都給你,保證你刀槍不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