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臨陣換帥-《盛唐挽歌》
第(2/3)頁
王忠嗣與李光弼二人嚇得連忙給基哥跪了。他們也不明白,基哥今日怎么發了這么大的火。
“安重璋,朕問伱,大軍先屯扎潞州。再走并鄴道出滏口陘,直接攻克鄴城,如何?”
基哥看著安重璋詢問道,他這是想直接攻克鄴城,一步到位了。
“圣人,上黨易守難攻不假,但并鄴道太過崎嶇,若是賊軍在此設伏,只怕……”
安重璋有些猶疑的說道,實在是不知道要怎么接著往下說才好。
“你就直接說能不能從這里出兵吧,朕又沒說一定要從并鄴道出兵。”
基哥壓住內心的火氣,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詢問道。
“圣人,若是真要出兵河北,并鄴道這一路可為偏師奇兵。
若只是想將河北兵馬吸引到鄴城附近,那么這條路最多帶一萬人就行了。”
安重璋面有難色道。
王忠嗣打的什么算盤,其實他也是心如明鏡一般。
“好,那你便領一萬兵馬,走并鄴道,從滏口陘攻打鄴城。”
基哥完全不顧安重璋反對,直接下令道。
聽到這個荒唐的軍令,在場眾將都傻眼了。
基哥這是突然下令,事先完全沒有跟他們當中任何人商量!
在河東道的軍事部署當中,因為有壺關在,所以潞州那邊并非重點。
如果要從并鄴道行軍道滏口陘,那么大軍要先開拔到潞州屯扎,作為后勤基地,而且還要重新建立一條糧道。
至于壺關到滏口陘之間的那條狹窄山路就別提了,陷進去就是十死無生!
“朕知道,這條路很險,但可以出其不意嘛。”
基哥安慰安重璋道。
“圣人,并鄴道不能作為主攻方向,一不小心反而還容易打草驚蛇,而且還需要其他方向的兵馬配合作戰才能奏效。
微臣以為在這里最多丟個三千老弱,以為疑兵牽制一下皇甫惟明即可,精兵還是要集中使用的。
自古以來并州與河北交鋒,都是走的井陘。
只要再等兩個月,待叛軍糧草不濟,士氣低落之時,必能破敵……”
跪在地上的王忠嗣還要再說,卻見基哥抄起桌案上的鎮紙,就朝著他面門狠狠丟了過去!
只是基哥年老力衰,鎮紙落到王忠嗣身旁,咕嚕咕嚕滾到了一邊。
“等等等!又是等!
朕已經等了兩個月!
你們是不是想等到朕駕崩?”
基哥指著眾將破口大罵道,已經徹底破防了!
“圣人息怒,圣人息怒。”
高力士連忙上前,輕輕撫摸著基哥的背脊。氣喘吁吁的基哥這才逐漸平復下來
“王忠嗣領兵九萬出井陘,安重璋領兵一萬出滏口陘。十萬大軍一路主攻,一路佯攻,就這么決定了,三日后開拔!”
撂下一句狠話,基哥甩了甩袖子就走,看都不想再看跪在地上的王忠嗣和李光弼一眼。
等基哥走后,安重璋和涼州論氏的幾個人也單獨離開了。
王忠嗣站起身后,高仙芝等西軍主要將領連忙圍上來,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憂慮。
“大帥,如今圣人執意要在河北決戰,為之奈何啊?
等到秋收后入冬前再動手,不是更好么?”
高仙芝沉聲問道。
王忠嗣此刻已經站起身,他哀嘆了一聲道:
“河北很大,并非圣人想的那般容易。
攻克真定不難,但是河北一馬平川,我們攻克真定后,至少還得分兵三路。
一路北上攻打范陽和幽州城,一路東進攻平棘與信都,一路南下邢州、洺州,以策應安重璋。
河北腹地到處都是賊軍的地盤,而且這些賊軍不僅大肆招兵買馬,而且還養精蓄銳。
諸多不堪,我等如何能贏?”
王忠嗣能把戰局拖到現在,當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他正想跟諸將說一下具體方略的時候,卻見高力士匆匆忙忙而來。高力士當著所有人的面,拉著王忠嗣的手,將一份黃色的絹帛遞到對方手上說道:
“王大帥這些時日也辛苦了,圣人體恤你,命你在太原練兵籌糧,守備后方。此番出兵,由李光弼、郭子儀、高仙芝、安重璋四位將軍領本部人馬。到時候圣人要御駕親征,統籌指揮。”
呃……該怎么說呢?
聽到這個命令,在場眾將都已經無語凝噎了。
皇帝,或者太子領兵,還能打得虎虎生風的。自大唐開國以來,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呢?
答案是不僅有,而且是大名鼎鼎,就是李唐實際的開國君主李二鳳嘛。
不是說皇帝不能帶兵出戰,但也得看看這個皇帝是誰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