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徒勞的掙扎-《盛唐挽歌》
第(2/3)頁
逢山開路不算稀奇。
遇水搭橋,還能時不時維護這些看似簡陋的橋梁,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殿下,這條路之所以會成這樣,是因為荊襄那邊的茶葉和土特產(chǎn),不能靠人力肩挑手提,必須用驢子或者騾子馱運。
路若是不能騎馬,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魯炅看到李琩一副思索的模樣,便開口解釋道。他們正在翻越熊耳山,翻過山以后,前面便是藍田關。
熊耳山這一段看似艱難險阻,實則早就有人開好了路。
“孤明白了。”
穿著唐軍軍服的李琩微微點頭道。
“殿下,等會下官便會以換防為由,通過藍田關。請殿下耐心等候,莫要表明身份,節(jié)外生枝。”
許遠對李琩行禮道,提醒了一句。
自從李琩一行人過了武關后,他便帶著部分守軍加入了行軍的隊伍,負責在前面開路。
放眼望去,熊耳山各山頭道觀林立,其中有祖師廟、靈宮廟、老君廟、大圣殿等道家廟宇,香火鼎盛。他們進入熊耳山后,沿途便遇到了不少道士。
這些人都是行色匆匆旁若無人,就好像沒看到他們一般。
這一路李琩看到了很多不曾見過的人間風景。
不僅是閑散的和尚道士,匆匆行路的商賈,麻木耕作的農(nóng)夫,假笑跑堂的伙計,千人千面,人生百態(tài)。
蕓蕓眾生,都在忙著自己眼前的那點微不足道的小事。
無論基哥是天子,還是他這個太子登基為天子,似乎對這些人的生活,都沒有太大影響。
商洛道附近的州縣都比較偏僻,歷來戰(zhàn)亂就很少,經(jīng)濟也相對落后。
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清苦。雖然不至于說“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地步,卻也對政局的變化缺乏敏感性。
李琩忽然感覺,其實哪怕大唐某一天不在了,對他們來說也是無所謂的。
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也不過是說說而已。
王什么王,王八還差不多!
李琩忍不住自嘲一笑,這世間少了哪個皇帝,百姓都一樣要過日子!
王圖霸業(yè),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都是在自我感動,實際上啥也不是!
他忽然停下腳步,有點不想去長安了。
“殿下,您怎么停下來了啊?”
魯炅看到李琩毫無征兆的就不走了,上前低聲詢問道。
“孤登基做了天子,又能如何呢?”
李琩忍不住長嘆一聲道。
“殿下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想一想天下人啊!”
魯炅有些急了。
太子在這個節(jié)骨眼搞幺蛾子,那是會死很多人的!
“孤只是有感而發(fā)罷了,你們不必介意。”
李琩輕輕擺手道,繼續(xù)沿著山路往前走,魯炅這才松了口氣。
翻過這座山,便是藍田關了,這是一座幾乎沒有防御能力,只有象征意義的關隘。藍田關與藍田驛(青泥驛)是一體的,乃是長安以南最大的一個驛站,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大隱隱于市,李琩啥也別聲張,更不用自亮身份,只要跟著許遠一路過藍田驛就行了。這次換防,本身就是走正常流程,許遠手中有前往長安的換防文書,可以直接通關。
而李琩穿著唐軍軍服掩藏在隊伍之中,毫不起眼。
現(xiàn)在這已經(jīng)是凌門一腳了,勝利就在眼前。
李琩要是不肯走,隊伍中所有人都會抓狂的!
好在李琩心中的感懷來得快去得也快,走了一天的山路,眾人終于走出了熊耳山。
道路瞬間就開闊起來。
然而,正當李琩他們剛剛穿過藍田關的時候,卻被一隊突然冒出來的唐軍隊伍攔住了去路。
“站住!你們是什么人?”
藍田驛以北不到兩里地的竹林邊,李琩等人被一個金吾衛(wèi)打扮的將軍攔住了去路。
他身后還有一百多金吾衛(wèi)士卒,此人正是金吾衛(wèi)大將軍張光晟。
近期他被議政堂無故調離長安,在藍田一帶巡視。此舉很是不同尋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