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12章 歸去來兮!-《盛唐挽歌》


    第(1/3)頁

    轟隆!一聲巨響,震耳欲聾!

    一道明亮的閃電劃過天空,巨大的雷聲響徹天地,緊接著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暴雨嘩嘩地下個不停,如同水簾一般,阻塞了人們的視線。天空仿佛捅漏了一般,積水順著鋪在房頂上的瓦片,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

    青磚烏瓦的大明宮,似乎都在哭泣。

    顏真卿舉著竹傘,穿著蓑衣,匆匆忙忙的進入丹鳳門,穿過校場來到東朝堂門前。整個人都像是在水中泡過一般,全都濕透了。

    紫色的官袍貼在身上,那模樣看著十分狼狽。

    他將竹傘與蓑衣交給值守的宦官,獨自進入東朝堂內,一眼便看到李泌正在跟李琩商量著什么。

    “參見陛下。”

    顏真卿對著李琩行了一禮,他看了看李泌,似乎有話想說,停頓了下,還是什么都沒說。

    “顏相公,王忠嗣過世了,就在前不久。”

    李泌面色平靜的說道,將這個今日剛剛收到的壞消息,告知了顏真卿。

    聽到這話,顏真卿悚然心驚,似乎完全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他面露疑惑問道:“李抱玉沒有處理好這件事么?某之前千叮萬囑要他好生跟王忠嗣商議,他就沒聽進去?”

    如果不是李泌這個人從來不說假話,顏真卿一定會認為對方是在說地獄笑話。

    “王忠嗣是自盡的,他不愿意讓出兵權。當著李抱玉和許多河西將領的面,在府衙自盡了,可謂是眾目睽睽。”

    李琩擺了擺手,輕嘆一聲說道。他對王忠嗣印象很好,這個人是沒有作惡的。

    將他逼死,實屬造孽。

    王忠嗣死得太過剛烈,且目擊者以百人計,如今消息傳得飛快,造成的影響很壞。

    顏真卿的謀劃不能說不好,沒了方有德的強軍,拉赤水軍勤王也是一樣,反正中樞不能沒有軍隊支持。

    只是沒想到王忠嗣如此忠誠剛烈,對基哥如此愚忠。

    寧折不彎!

    好好的“暗度陳倉”之計,如今又是橫生波折,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事之秋也。

    “方清正帶兵北伐,若是得知他岳父被李抱玉逼死,只怕有轉投皇甫惟明之患。

    所以朝廷如何為王忠嗣正名,這件事頗費周章。”

    李泌也嘆了口氣,不得不說,顏真卿勸降赤水軍這事真沒辦好,讓朝廷中樞在輿論上很被動,特別是得罪了關中將門世家的圈子。

    更別提方重勇這個女婿也不是個好對付的,未來隱患一大堆。

    人死了,就要蓋棺定論。王忠嗣此人,是要在政治上定調的。

    李泌認為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絕對不能馬虎。

    王忠嗣是忠臣還是叛逆?他的行為是要提倡,還是該打壓?

    如果他是忠臣,那逼死他的李抱玉不就成叛逆了么?

    怎么處理好這個關系?怎樣在不刺激活人的情況下,讓死人走得體面?

    在天下人看來,王忠嗣究竟是死得其所,還是死有余辜;是重如泰山又或者是輕如鴻毛?

    朝廷都不能沒個說法,不能裝聾作啞當做不存在。

    而且王忠嗣的身后事也麻煩,要不要配享太廟,要不要風光大葬,要不要給謚號,如果要給,那給什么謚號,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

    “白孝德帶著王忠嗣的棺木,已經在華州鄭縣安葬,就在王氏祖地內。

    朕今日招二位愛卿來此,便是商議后續如何處置。”

    李琩輕嘆一聲說道。

    他其實不想管這些事,卻又不得不站出來管一管。

    政務軍務很復雜,不是他能搞得定的。

    李琩現在想做的事情,就是將基哥挫骨揚灰。其他的事情,他都不關心,基本上是臣子們想怎么辦,他就下什么樣的圣旨。一般都不會太過刁難這些人。

    見李琩發話,顏真卿陷入了沉默,他的立場很尷尬,不知道要怎么開口。

    如果要給王忠嗣榮耀,那么李抱玉等一眾赤水軍將士就成小丑了。而李抱玉是被顏真卿派人游說,這才倒戈背叛基哥的。

    所以無論怎么給王忠嗣之死定調,顏真卿都要給李抱玉一個說法,不然以后他說話誰還會當回事呢?

    只是王忠嗣自盡的影響實在是太壞了,顏真卿又與此脫不開關系。

    現在在李琩面前,顏真卿不管說什么,都像是在推卸責任,為自己找補,說了還不如不說。

    “陛下,上謚號是必須的。

    王忠嗣是因忠于太上皇而自盡,愚忠終究是好過反叛。朝廷若是不能給王忠嗣正名,那豈不是在鼓勵人人都造反?朝廷的權威不能倒,立身要正。”

    李泌對李琩叉手行禮說道。

    李琩看了看顏真卿,詢問道:“顏相公覺得如何?上什么謚號為好?”

    他顯然覺得李泌的話有些道理。

    顏真卿沉思片刻,隨即搖了搖頭道:“若是給王忠嗣上謚號,那各地投靠朝廷的州刺史,長安文武百官們,豈不是人人都羞憤欲死?李相公之言實不可取。”

    王忠嗣死忠基哥叫忠,那投靠李琩,擁立太子的人,豈不都是“賊”?

    這以后大家出去說話都不敢大聲說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