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水火九重天(上)-《盛唐挽歌》
第(2/3)頁
“罷了,都是些閑話而已。”
基哥無奈一笑,隨即問道:“朕想讓你去朔方,擔任朔方節度使,如何?”
嚴格來說,現在朔方軍是沒有節度使的,只有“節度留后”!乃是經略軍軍使渾瑊!
之前兼任朔方軍節度使的,是方重勇,這個自然不必多說了。
基哥此刻拋出這個橄欖枝,卻直接把郭子儀搞破防,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沒錯,基哥這話把他這種兵油子,都給說得無語了。
還當朔方節度使,當尼瑪呢!
郭子儀氣得想摘了基哥的腦袋,然后再割開看看,里面裝的是不是都是漿糊!
可他臉上又不敢表現出來,所以感覺十分煩悶。
“圣人,末將何德何能,可以當朔方節度使啊。還請圣人收回成命,末將實在是愧不敢當。”
郭子儀連忙跪下推辭。
這個朔方節度使是不能當的,去靈州就會被人給噶了,不會有任何意外。
今日之大唐,各地烽煙四起,早已不是當初的大唐了。
如果朔方那邊的丘八們愿意,他們立一條狗去當節度使都可以的。只要有人擁戴,不是也變成是了。
反之,如果朔方軍不認可,那么朝廷無論指派誰過去,哪怕基哥本人過去當節度使,也沒法落實這個任命。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你的顧慮,朕很清楚。朕的意思是說,等抓到偽天子李琩后,朕再頒布詔令。”
基哥微笑說道。
郭子儀稍稍松了口氣。
若是沒有李琩了,那基哥的話又多了幾分權威,起碼自己去朔方那邊不會被人謀害了。
“圣人,一切事務,可在平定關中后再說。末將人微言輕,不必優先考慮末將。
未有寸功,反受重賞,只怕會引起軍中嘩然,有違圣意。”
雖然這個任命很誘人,但郭子儀還是委婉的推拒了。
見郭子儀似乎油鹽不進,基哥有些生氣坐直了身子。
他語氣生硬說道:“郭將軍去巡視吧,朕乏了。”
“末將告退。”
郭子儀恭敬行禮,退出了勤政務本樓,走出興慶宮。
“這是要用朔方節度使,來買郭某的命啊!”
郭子儀長嘆一聲。
其實他并不覺得此戰必勝,起碼不會贏得那么輕松。
也搞不懂為什么戰爭還沒結束,基哥就開始論功行賞了。
現在這個紛亂的世道,真是讓人越來越看不明白。
……
汧源縣的城墻非常低矮,幾乎是縣城中最矮的那一類,李琩非常不明白,為什么方有德要以這里為落腳的地方。
此時此刻,方有德正站在城頭,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李光弼與高仙芝二人率領五萬精兵,已然攻克陳倉,就在汧源縣以南不遠了。用最慢的腳程算,只要兩日一夜,這支精兵便能走到汧源縣。
現在,大概只有方有德還沉得住氣,李琩已經急成了熱鍋螞蟻。
忽然,一個傳令兵匆匆忙忙走上城頭,對方有德抱拳行禮稟告道:“方大帥,賊軍已經到了汧陽城以南列陣,尚未進入峽谷。李嘉慶將軍領兵兩千在汧陽監視敵軍。”
“嗯,傳我軍令,全軍開拔前往汧陽破敵,勝負只在今日。”
方有德沉聲下令道。
待傳令兵走后,他轉過身對李琩說道:“請陛下在此等候,不必準備慶功宴。此戰破敵后,我軍便會急行軍一路殺回長安。過幾日微臣在大明宮紫宸殿等待陛下蒞臨。”
他像是在說神話故事一樣,說得李琩一愣一愣的。
這還沒開打就說贏了?
李琩似乎想說什么,最后卻只是躬身對方有德叉手行了一禮。
事到如今,他也沒什么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相信”的力量了。因為除了“相信”外,現在的李琩已經一無所有。
看著方有德離去的背影,李琩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若是此戰能贏,他處置完基哥,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統一天下是一件難事,治理天下更是一件難事,李琩沒有這個心力,當皇帝也無法給他帶來快樂。
如果不是生在帝王之家,那該有多好啊。李琩心中暗想,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正當李琩在那里悲春傷秋的時候,久違的大戰已經蓄勢待發。
汧陽城在汧源縣以南不遠,而汧陽城以南十多里的官道,則是東邊連著虢縣,西邊連著陳倉。
這里因為驛站而形成了一個集鎮,名叫“汧河鎮”。汧河從北面山林處往南流下來,流經汧源縣的時候還是一條小溝,但等到流經汧陽的時候,卻已經有大幾十米寬,而且水流湍急。
然而詭異的是,這條河流到了汧河鎮,河床又驟然加寬,流速銳減,沖擊出一片河灘地,然后帶著泥沙,人畜無害的匯入渭水。
剛剛抵達汧河鎮,在這里列陣的西軍,軍中大將因為誰為先鋒而產生了爭執,一時間軍隊無法北上汧源。
經過一系列勢如破竹般的大勝,現在西軍之中從上到下,都認為抓住李琩不過探囊取物而已。因此誰是先鋒軍,誰就可能拔得頭籌。
也就是抓住李琩。
李光弼已經將基哥的懸賞傳達下去了,抓住李琩的人,賞黃金千兩,封侯世襲罔替。
很多底層丘八連這個賞賜是什么概念都沒弄明白,他們只知道,很吊,這一單干完,下半輩子就不用愁了。甚至祖孫幾代人,都可以過上從前不敢想的好日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