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諸神的黃昏(下)-《盛唐挽歌》
第(2/3)頁
這里地形復雜,安守忠若是甘心當野人住山里,只怕躲十年也不見得能被人找到。
他跑路了,再加上皇甫惟明已死,河北叛軍自然是兵敗如山倒。李懷光一路殺到華陰城以西十多里,追到面前沒人了,才停下來不追了。
此時夜色深沉,方有德已經帶著李嘉慶等人,慢悠悠的來到這條“死亡之路”上。只見道路兩旁,全都是河北叛軍士卒的尸體,有些甚至已經被踩得不成人形了。
“大帥,皇甫惟明若是死于亂軍之中,想找他卻也不容易啊。”
李嘉慶指了指地上橫七豎八的尸體說道。
如果沒有被俘,皇甫惟明應該是死于亂軍之中了,這一戰幾乎沒人能走脫。除了華陰城南面的大山以外,附近沒有藏人的地方。
后唐對陣后梁的胡柳坡之戰,李存勖本來已經贏了,結果后梁名將王彥章在敗退途中,與晉軍運送輜重的雜魚部隊相遇。
這些后勤兵見到梁軍旗幟,自然是驚慌潰散。他們闖入幽州軍中,卻引起陣勢混亂。最后導致晉軍自相踐踏,晉軍名將周德威控制不住亂勢,與兒子一同死于混戰之中。
皇甫惟明也是名將,也不是庸才,但是他跟周德威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在這種場合,主將的謀略韜略甚至個人武藝,都沒有用武之地。
方有德這次是對河北叛軍痛下殺手,完全不打算留活口。
“你帶人去找一找皇甫惟明的尸體,本帥會問一問李懷光,有沒有抓住他。”
方有德面無表情的點點頭說道,似乎對此戰的結果沒有絲毫驚訝。
李嘉慶抱拳行禮,便帶著親兵隊在路邊四處搜尋尸體,特別是穿著軍官服飾的尸體。
一個時辰之后,方有德帶著親兵來到華陰城下,這時候李懷光也回來了。
他揣著粗氣稟告道:“大帥,并未擒獲皇甫惟明,但有人說當時這位主將在指揮部曲抵擋叛軍潰退,并未逃離。反倒是安守忠從華陰南面的山間小路跑了,現在不知去向。”
“辛苦了,去歇著吧,此戰你為首功。”
方有德拍了拍李懷光的肩膀說道。
李懷光湊過來小聲說道:“義父,上次長安城內的那些人冥頑不靈,竟然敢褫奪義父的官位。這次我們大勝賊軍,一定要秉明天子,給義父加宰相的職務,再把某些人料理一番。”
他說的就是上次方有德氣走隴州事情。
這雖然是方有德故意下的一個套,但長安城內的某些賤貨,卻也是實打實的蠅營狗茍奪權。
李懷光早就看那幫人不爽了。
“你啊,將來日子還長,不必跟這些鼠輩計較。”
方有德笑著擺了擺手。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要呵斥李懷光一番,只是現在也是看開了。
要是這次沒有打敗皇甫惟明,長安那些權貴之家,一定會將他這個主將捆好了,送到皇甫大帥面前。
那些人一定做得出來這種事。
所以這么看的話,其實李懷光的牢騷話,也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義父教訓得是。”
李懷光訕訕說道,心里卻是盤算著,遲早要在長安城里搞一波出口氣!
“你去華陰城,讓李光弼他們把城門口的石頭都搬開,這一戰已經結束了。”
方有德有些疲憊的吩咐道。
此戰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因為“倒卷珠簾”也有卷不動,甚至被對手反卷的時候。
如果一開始皇甫惟明就有所防備,打得控鶴軍節節敗退。那么在這樣一段狹窄的道路中,潰兵就是控鶴軍的士卒了。
誰卷誰還不一定呢!
別看現在是大獲全勝好像是不費吹灰之力,可那只是從結果反推原因而已。
在沒開打之前,誰也無法判斷勝負如何,篤定自己這邊一定能贏。這也是方有德硬是要讓李光弼堅守華陰城十天的原因。
只有皇甫惟明懈怠了,河北叛軍疲憊了,攻城攻得心頭火起,才會使不出反抗的氣力,容易被“卷”。
正在這時,幾個親兵抬著一塊木板,上面躺著一具血肉模糊的尸體,來到方有德面前。
領著這些人的正是高仙芝。
他一臉興奮的對方有德抱拳行禮道:“大帥,找到皇甫惟明了,經過賊軍將領指認,這就是他的尸體。”
方有德是見過皇甫惟明的,他走近看了看地上的尸體。雖然四肢軀干已經被人踩得不成樣子,但臉還是好好的。
這確實是皇甫惟明不假。
這位掌控河北,號稱麾下五十萬精兵的大帥,被自己這邊的潰兵給踩死了,居然死得這么草率!
將軍難免陣上亡,帶兵征戰沙場是高危職業,死亡就是歸宿。指不定哪天就死了,誰敢說自己打不死強無敵?
方有德心中頓時涌起一股空虛之感。
這種感覺當年也有過。那是他指使何昌期,帶兵伏殺安祿山成功的時候產生的。
伴隨著達成目的后的寂寞與輕松。
只是根據上次的經驗,方有德明白,殺掉皇甫惟明,也不代表河北叛軍會分崩離析,更不意味著從此河北百姓跟關中朝廷一條心。
至于天下大同,盛世復現什么的。
只能用任重而道遠這句話自勉了。
“厚葬了吧。”
方有德輕輕擺手,意興闌珊說道。
高仙芝一愣,不明白為什么方有德看起來沒有預想中那么高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