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44章 金輪法王-《盛唐挽歌》


    第(1/3)頁

    這是方重勇來到這個世界后第一次出海,此刻他站在大海船的船頭,心情很有些興奮。

    與此同時,他也在感慨古人為了探索新世界,當真是勇者無懼。

    哪怕現在他們所航行的這條航線,是自三國時期就已經開發出來,沿途航行極為安全,甚至有人舢板上路,來往于登州到渤海國之間。

    然而此刻坐在海船上,也同樣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力,不是人類可以抗衡的。

    搖晃得真踏馬厲害。

    “方節帥,這條航路是沿著海岸行進,不存在迷路的可能。若是遭遇風暴,也可以靠岸求生。”

    劉晏擔心方重勇是憂慮路上出事,于是開口安慰他道。

    方重勇帶著銀槍孝節軍,行軍幾十里地,來到位于海河出口的海港(天津衛的前身),很容易就找到了數量足夠的大海船。

    事實上,這里是渤海國與大唐貿易往來的一個重要據點,商貿十分繁榮,比一般州府熱鬧多了,完全不存在“人跡罕至”這種荒唐事。

    遼東的皮草、人參、鹿茸、草藥等物,大唐的(主要是河北地區)瓷器、筆墨紙硯、工藝品、絲織品等,都是從這里入海出海。周邊雖然沒有其他縣城,但卻形成了多個與海貿緊密聯系的集鎮。

    其風土人情與大唐內陸頗有不同。

    當然了,交易這些常規物件,還不足以形成一條固定貿易線路。

    這里頭更是有奴隸販子在販賣渤海國的“硬通貨”:新羅婢!

    相關的利潤極大,足以讓兩邊的奴隸販子,甚至官府層面都參與其中。

    方重勇他們到海港后,很輕松就拿著刀子“借到”了十艘大海船,還順便“解救”了一百多個新羅婢。

    為了感謝銀槍孝節軍的將士們軍紀嚴明秋毫無犯,那些大海商們還自愿獻出了很多遼東那邊的特產,以表達親善之意。

    其中就包括數百匹好馬。

    當然了,方重勇哪里能平白無故接受這樣的熱情客套啊,他連忙命令劉晏給眾多海商打了欠條,讓他們方便的時候,去長安兵部領錢。

    方節帥和銀槍孝節軍,乃至宣武鎮,絕對不做那種拿人東西不給錢的事情,一切由長安天子買單。

    “我非擔憂回程,而是擔憂軍需啊?!?

    迎著咸腥海風的方重勇長嘆一聲,看到劉晏似乎還不太明白,于是解釋道:

    “銀槍孝節軍要擴軍到一萬人,旗下六州,每個州起碼要有五千團結兵。汴州等地本不產兵器,洛陽、長安、揚州等地,才有大型的軍工作坊。

    這也就罷了,還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

    但是馬匹的損失就沒辦法了,劉判官(劉晏現在被他任命為戶曹判官,專門管錢)可有破解之法教我?”

    方重勇看了劉晏一眼詢問道。

    “這個還真有辦法?!?

    劉晏微微點頭一笑,并不感覺為難。

    “有什么辦法?”

    方重勇疑惑問道。

    別看大唐武備充足,那是從前。現在打了這么多仗,又是被搶了這么多次,武器很多都流落民間了。大規模擴軍,所需軍備很有可能會缺少一部分,然后不夠的那些需要自己生產。

    所謂軍需很繁雜,可不僅僅是領一把橫刀,就算是把一個農夫武裝成士兵了。光軍服里頭包含的東西就很復雜,根據作戰地域和作戰方式的不同,軍靴都有幾種要準備。

    這些東西都需要人去生產,光這些就很煩人了,還不算原料的問題。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些都搞定了,馬匹也搞不定。以汴州為核心的宣武鎮,周邊都沒有產馬的地方。

    將來怎么獲取馬匹,也是個大問題。

    “河北被節帥這么一攪合,定然有不少災民要渡河南下。接納他們,興建軍工作坊,以工代賑,可解決軍需的人力問題。

    至于物料,不過財帛而已。下官已經研究出以鹽為錨,發行交子之法,與鹽稅并行。

    有運河之利,不愁運輸,此法是可行的?!?

    劉晏自信滿滿的說道。

    其實在李林甫當政的時候,就已經在研究“貨幣稅款”的問題,要求收稅的時候以“輕貨”為主,即以方便運輸的絹帛為主,然后讓官府用這些絹帛去采購糧食。

    當然了,這樣做由于沒有配套的政策,效果很差,又是動了權貴們的蛋糕,所以遭遇了抵制。

    而參考后世經驗,大清往死里收鹽稅,然后國家層面降低田租地租來彌補虧空,實際上是增加了稅收人口,也在地主階層的身上薅羊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