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69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盛唐挽歌》


    第(3/3)頁

    “公廨田,至少要占到本州土地的三成,最好是能有一半。

    若是這個都達不到,那官府就連調節糧價的能力都沒有了。

    還何談為政一方啊。”

    方重勇點了點頭說道,同意劉晏的看法。

    官府必須要掌控一部分土地,要不然,遇到什么洪災旱災這樣的事情,方重勇估計得跪在大戶家門口磕頭求施舍了。

    世間豈有這樣的道理!

    “將田畝交給官府,對某些人來說,不亞于割肉。

    節帥是打算用強么?”

    劉晏有些不解的問道。

    這是明擺著的,官府一道政令下去,肯定會命誰家誰家要吐出多少田畝來,要多大比例,具體是哪些田地需要轉讓給官府。

    無論是誰,看到這樣的政令落到自己身上,都會感覺難受的。

    明里暗里抵制是必然,這便是人性趨利避害使然。

    要把政策強力推進下去,不見血是不可能的。需要有一支軍隊,專門去辦這個事情。

    “本帥已經下令編練了一支新軍,名叫稅警團,兵員三千,由崔乾佑領銜。

    他會配合你的。具體要怎么操作,你來全權負責。

    最低三成,最高五成。其中一些土地,需要轉給銀槍效節軍的家屬。

    可以適當給一些鹽引作為補償。

    另外,以后出的鹽引,必須加一個延期兌換的日期,比如三個月,半年,一年這樣的。

    畢竟海邊的鹽雖然多,要將其曬出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軟的一手,加硬的一手,到時候反抗的人就不會那么多了。”

    方重勇叮囑劉晏說道。

    他私底下調研過,表面上看,封建國家實行均田制,誕生了“自耕農”這個階級,看似是比較妥當的處理了土地分配問題。

    但這個觀察角度,卻僅僅只是從分配的角度去考慮,而沒有從生產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不能否認的是,自耕農抗風險能力極差,效率極低,單位畝產往往比不上地主的田莊。種田的技術,也是參差不齊,并且普遍水平不高,更是缺乏農具。

    沒錯,種田也是需要技術的,更是需要專業農具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密集”的狠活。

    自耕農所掌握的耕作技術,遠遠不如世家地主,更不談什么傳承。

    封建時代,中央朝廷都會將地方官府主官指導農耕,獲得豐收,當做是一項突出的政績,作為考核的標準之一。

    也就是說,將封建田莊強拆成自耕農模式,分配上說或許更公平,但從生產力上說,卻是一種歷史倒退。

    所以這次方重勇并沒有簡單粗暴的實行“分田”,擴大自耕農階層的規模。

    雖然這更加容易一些。

    方重勇嘗試著將土地的“所有權”和“耕種權”分開,并且想試驗一下“生產大隊”的模式,讓種田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傳承下去,并將其與銀槍效節軍的家屬們綁定。

    當然了,現在汴梁城還沒建設完畢,所以也可以用配套的模式,在所規劃的某個地方,劃出一片區域,給軍屬們建立統一的屋舍。

    這也是方便管理。

    一系列措施,便是要新創造出一個擁有土地耕種權的新階層出來,讓他們天然站在地主豪強的對立面,并保證武裝力量的忠誠!

    對,忠誠于方某人,而不是永王李璘。

    掌控了生產資料,便可以繼續推進兩稅法里面所需的“財產登記”,實行按田畝所有制來收稅了。

    一年推進一點點,經年累積就能逐步掌控稅收!

    看到方重勇在發呆,劉晏輕聲說道:

    “節帥,目前汴州沿渡口商鋪雜亂,下官建議整頓一番,將各類商品分門別類,建幾個專門的市集。

    這先做市集,再建城池的辦法,也是水到渠成,到時候自然就成了一座巨城。

    也是方便衙門收商稅啊!”

    不收船只靠岸的費用,是希望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更多商賈和旅客落腳。但是在汴州經商開店,不收商稅是不可能的,要不然官府稅收從哪里來呢?

    劉晏的行政經驗極為老道,所提的辦法幾乎全是真知灼見。

    方重勇回過神來,點點頭道:“如此甚好,就這么辦。”

    在交通發達的地方加強商品經濟,這是“富國強兵”的一個好辦法。怎么練兵暫且不說,先要把官府的稅收搞上去,沒錢的話,什么事情都是空談而已。

    待劉晏走后,方重勇看了一下這個月的賬冊,自從銀槍孝節軍返回汴州后,官府收到的商稅比之前幾個月有了明顯增多,很顯然是因為更多的人看好汴州的未來。

    如此欣欣向榮的景象,方重勇的信心更足了。

    他就不信自己會斗不過李寶臣,會打不贏史思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