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92章 夢里什么都有-《盛唐挽歌》


    第(2/3)頁

    有備而無患,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這難道不比大家一起回西域要強么?

    “你們覺得如何?”

    高仙芝環(huán)顧眾將詢問道。

    “如此甚好?!?

    程千里點點頭說道。

    中原與西域的聯(lián)系不能斷,要不然,他們回去以后也不安穩(wěn)。

    其實眾人心中都想到,卻始終沒說的是:如今的情況,涼州也好,安西北庭也罷,已經(jīng)實質(zhì)性的獨立于大唐,不再繳納稅賦,不再提供兵員和軍隊,不再接受唐庭的官員指派。

    高仙芝他們回西域后,就只有李光弼所率領的唯一一支河西兵馬,還在中原地區(qū)。

    他們這些人未來的路,一定比此刻所能預料的,更加黑暗,也更加殘酷。

    “糧草不多,某這便去軍中傳達,然后分兵。

    安西北庭兵此后向西開拔,剩下的人,跟李某繼續(xù)向東,晝伏夜出進入汴州?!?

    李嗣業(yè)對軍帳內(nèi)眾將說道,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說,算是“斷后”。

    他的大無畏犧牲精神,確實令人佩服,但是軍帳內(nèi)卻無一人要求跟他同去汴州。這幾年來的征戰(zhàn),幾乎是一無所獲。而且關中朝廷還破事不斷,大家都累了,不想再做無謂的犧牲了。

    然而,當李嗣業(yè)拿著高仙芝的軍令,去軍中傳令時,那些入伍不久,在關中本地招募的新士卒徹底不干了!

    他們壓根就不想去汴州!

    這些人很多都是同鄉(xiāng),彼此串聯(lián)消息后,拿著兵戈要去找高仙芝理論。而那些西域老卒,則是沒費什么力氣,就解除了這些嘩變士兵的武裝。

    無奈之下,高仙芝只得站出來對這些人喊話。愿意留在軍中的,跟著李嗣業(yè)一起去汴州,不愿意留下的,脫下軍服,留下兵戈,可自行離去。

    令高仙芝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新兵竟然一點面子都不給他,直接有一大半要走!

    愿意跟李嗣業(yè)去汴州的,居然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老實說,就算安西老卒里面愿意跟李嗣業(yè)走的人,也不止這個數(shù)!

    說到底,還是他們這些將領太過想當然,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把基層士兵當做貨物一般,從來不在乎那些人怎么想的。

    無奈之下,李嗣業(yè)從那些愿意跟自己去“建功立業(yè)”的新兵之中精選了五十人,配了五十匹馬,離開軍營向東而去。

    而高仙芝則是帶著其他人,返回了潼關。他帶著安西北庭軍的老部曲走了,留下一個叫馬璘的將領,帶著剩下的人守潼關。此人也是關中本地人,對于高仙芝來說,馬璘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再好不過了。

    ……

    軹關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一陘之稱。

    這條路的起點,在侯馬南峨嵋?guī)X和紫金山相交處的鐵剎關,距離蒲州不遠。向東南方向從王屋山與中條山之間的垣曲盆地穿過,終點在河內(nèi)的濟源城,位于河內(nèi)。

    從地理條件便能很明顯看出,這條路行軍危險性極大,而且道路狹窄崎嶇。

    但它卻有一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近!

    千不好萬不好,都抵不過一個“近”字。

    這是蒲州到河陽三城,近乎于直線距離的道路,也是兩地之間最近的一條路,沒有之一。

    而且這條路,是春秋時期便已經(jīng)成型。千百年來,路線十分成熟穩(wěn)定。地質(zhì)災害也少。

    經(jīng)過一番長途跋涉,李光弼帶著一萬河西兵馬,抵達了軹關道的出口濟源城。這里只有李寶臣麾下的一千老弱鎮(zhèn)守。

    花費了不到一個時辰,李光弼命人拿下此地,十分輕松。

    并且打聽出了前方的敵軍兵力部署。

    安守忠領兵一萬,分別屯扎于河陽三城,以為前鋒,具體分布不明。

    而北面的濟源城,只不過是作為預警的前哨而已,這座城的府庫內(nèi)幾乎是要什么沒什么。

    此外,李寶臣還在洛陽留有數(shù)萬兵馬以為后援。

    簡單說就是,寶臣大帥嚴陣以待,防守密不透風,完全沒給李光弼一點機會。

    一時間,李光弼亦是感覺目前的戰(zhàn)況有些棘手。

    這天,他站在濟源城的城樓上眺望遠方的北中城,視野盡頭,只能看到一個很小的黑點。

    心情變得煩躁起來。

    “控鶴軍現(xiàn)在在哪里?”

    李光弼詢問身邊的郝廷玉道。

    按照計劃,高仙芝統(tǒng)帥的潼關兵馬,會和控鶴軍交替掩護,在黃河南岸圍城打援。

    要是照正常進度,他們也該打到洛陽城下了。

    所以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河陽三城的兵馬應該會收縮到一處,讓出北中城,便于洛陽的兵馬增援。

    而官軍會多點進攻,順帶打援。

    李寶臣要分出三路兵馬作戰(zhàn),兵力無形中被攤薄了,可謂處處都是破綻。

    按道理,應該可以偵查到敵軍在頻繁調(diào)動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