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盛唐挽歌》
第(2/3)頁
他是方重勇的老部下,當年掃蕩西域的時候就在其麾下,對這位方節帥的作風很是了解。
其老辣的政治手腕,令人印象深刻。
方重勇一直秉持著“人盡其用”的思想,反過來說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他給你安排了工作,你就得為他好好做事。
李嗣業就知道方重勇不會將他投閑置散的。
“汜水到河陰縣之間的土地,原本是屬于都畿道的,現在劃歸鄭州管轄。
汜水重中之重,本帥已經在那附近建了一座大營。你不要拆掉,將其改建為營壘,派兵屯守即可。
河陰縣和汴河與黃河交匯的汴口,這兩地萬萬不能有失。”
方重勇叮囑李嗣業道。
他要保留通往長安的漕運。
當然了,這不是對李寶臣妥協,而是給對方留一口氣,免得寶臣大帥狗急跳墻。
再說了,方重勇既然要西域的貿易,就不能不給李寶臣分一杯羹。只要李寶臣敢掐斷西域商路,他就敢斷關中的糧食!
這是一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事情。
一輪又一輪的折騰,讓大唐很多地方都是蠢蠢欲動。李寶臣拿下關中后,無論是哪一方,都需要休生養息,戰爭短期內已經打不起來了。
或者說,各方壓根就沒有時間去互毆,他們各自擴充地盤都還來不及呢!
比如說河北東南部,河南西部,比如關中各州縣,目前都是處于脫離朝廷掌控,卻又未被割據勢力控制的狀態。
所以擴地才是要緊事!
這些州縣里面,不少地方的刺史,都是抱著“土皇帝”的心態,自行募兵,割據自守。他們是不會心甘情愿把地盤交出來的。
只不過,掠地過程中雖然很難遇到硬茬,但是低烈度的攻城戰,往往是免不掉的。
大唐的分裂格局,自此以后要進入“大魚吃小魚”的階段了。
“諸位,永王殿下的登基大典,就在今年上元節。距離現在已經不剩下幾日了。
我們這便一同返回汴州,參加登基大典吧。”
方重勇對在場眾人吩咐道。
聽到這話,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怪異的錯覺。
這命令下得從容不迫穩妥有序的,原來你還不是皇帝啊!
……
在人們印象里,潼關應該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連挑戰心思都不該有的存在。
但此刻走在潼關以東狹窄的黃坂巷中,韋蘭卻是感覺很荒謬。
他們連個鬼影子都沒見著,更別提潼關守軍了。
“安守忠之前已經派人來說過,潼關守軍已經主動投降了。”
似乎猜到了韋蘭的想法,騎馬走在他身邊,與之并行的韋堅,長嘆一聲說道。
“投降了?”
韋蘭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嗯,投降了。守將馬璘帶著一部分人,跟著顏真卿走了。至于去哪里,傳言說是要去荊襄找穎王,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韋堅一臉惆悵的樣子,他也是很疑惑:李寶臣這鬼人,不會真的天命加身吧?
撿漏這種好事也能被他碰上,真是不可思議。
“李怡本是一張好牌,可惜我們眼光不行,打廢了。
之前是李寶臣求著我們,想迎娶李怡過門,說此女價值連城以不為過。
可如今李怡對于李寶臣來說,已經不比一個貌美的侍妾強多少了。
時機錯過,她便失去了價值,可惜了。”
韋堅搖頭嘆息不止。
李怡的優勢不在于她多貌美,而在于身份。
洛陽的宗室近親少得可憐,李怡便是李寶臣加強自身正統性的最優解。
可到了長安,別說李氏宗室了,李唐的公主何其多,光基哥的女兒都是成群結隊的。
寶臣大帥只要樂意,他甚至都能組一個“公主親衛隊”了。
其中自然不乏比李怡更合適的。
那時候,李怡也就是個貌美女子而已,在政治上一錢不值了。
畢竟,李亨當年的落幕并不光彩,身上有污點。李怡現在也是被貶為庶人。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李怡都上不得臺面。
很難想象,之前那樣一個香餑餑,在政治上,可以提供無以替代的核心價值的女子,這一刻居然如同草芥般。
完全不值錢了!
這價值損失得未免太快了些啊!
韋蘭不禁在心中唏噓感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