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15章 開封伎術學院-《盛唐挽歌》


    第(3/3)頁

    “同樣的,一個家徒四壁之人,若是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穿著精美的綾羅綢緞,大搖大擺的走在街上。

    那么會不會有人以為他家財萬貫,吃穿不愁。甚至會有人主動湊過來,邀約他合伙做生意呢?”

    方重勇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劉晏再次點頭說道:“人之常情而已。”

    “你看,我們開科舉,說明我們認為自己是正統,我們有一統天下之心,我們愿意接納各方人才。

    外人看到這些,就知道我們一定會是笑到最后的人。

    因為只有那些認為自己可以活到最后的人,才會去做這些短期內沒有什么收益的事情。

    看到這些以后,那些外人便愿意相信我們,投靠我們。

    李寶臣不開科舉,我們開。外人看到這個,就會認為我們是正統,而他不過是個篡位的丘八。

    包括開常平倉,建伎術學院,開科舉,甚至是武舉。這都是正兒八經的國家才會辦的事情。

    在外人眼里,我們便是立志掃平天下之人。

    這些事情我們辦了,汴州這邊就是都城,我們統轄的地方就是國家的邊界。

    長安雖是舊都,現在卻啥事也辦不了,那么它也就不再是都城。

    道理就這么簡單。”

    方重勇一臉淡然的說道,似乎覺得這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有些道理,只是隔著一層紙,讓人覺得好像有又似乎沒有,以至于拿不定主意。

    誰都不去沒點破的時候,好像就是那么回事。

    然而一旦有人點破了,那么殘酷的真相,就會赤裸裸的擺在人們面前。

    國家構建中最重要的部分,永遠都不是國土,不是山川河流,更不是國都,邊境什么的。

    而是人。

    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排在首位的,什么事情也沒有人重要。

    沒有人的土地,就不存在什么國家。是人構成了家國天下,而不是國家在制造人。

    聚集最多人的地方,就是都城,否則,就只能叫“遺跡”。

    而所謂的“正統性”,來自于國家機器的完善,來自于對治下百姓的掌控與服務。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卻不是全部。

    方重勇不想跟顏真卿這樣的大儒辯經,爭論什么才是國家正統,去爭論基哥的哪個皇子才是稱職的。

    他只知道,我把一個正常國家該有的東西給配齊了,讓它運轉得更好。那么,即便是“假的”,最后也變成“真的”了。

    換言之,如果一個政權,不能把正常國家該有的東西配齊,那么“真的”也會逐步淪落成“假的”。

    就好像寶臣大帥,因為支撐不起長安城內那龐大臃腫的官僚機構,所以讓李史魚進行“減肥運動”,砍掉大量已經沒有政務要運作,人浮于事的衙門。

    然后重新根據需要,打造必須的衙門,重新運轉改造后的中樞朝廷。

    這便是從一個正兒八經的國家機器,慢慢跌落成草臺班子的過程。

    劉晏猛然醒悟,他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心中那個大唐,已經……實質性的滅亡了。

    或許他從前就已經明白,只是刻意不去想罷了。

    “科舉的事情,明日便可以對外公布了,留幾個月時間醞釀一下。”

    方重勇轉過身對劉晏說道。

    “請右相放心,這件事一定辦好。”

    劉晏叉手行禮說道。

    他原本以為方重勇會對科舉選材比較抵制的,因為對方不止一次在私下場合說科舉制度很辣雞什么的,擺明了一副不愿意開科舉的姿態。

    沒想到現在不僅要開,而且還要加入“伎術科”,這擺明了是要將科舉制發揚光大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