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盛唐挽歌》
第(1/3)頁
李璘雖然很蠢,但傀儡皇帝,并不是一點威脅也沒有。
這次李璘表露出干涉科舉的苗頭,方重勇決心對其“公開處刑”,就在明日朝會。
他決心用一種“眾志成城”的姿態(tài),讓李璘看看:文官們是如何用名正言順的手段,去約束住一個皇帝的言行。
想到這里,方重勇看了看桌案上這份“五年發(fā)展綱要”,他始終都不是很滿意。
軍事上,中樞要重組禁軍,地方上要擴編團結(jié)兵。以軍戶分田的模式,把禁軍控制住。
農(nóng)業(yè)上休生養(yǎng)息為主,興修水利,推廣棉花種植。
桌案上的油燈搖曳,他的眼神也有些飄忽。
方重勇的計劃很慢,比朝中大多數(shù)人預測的都要慢。將政治中心,從關(guān)中,轉(zhuǎn)移到關(guān)東,是必然的趨勢。要不然,光三門峽堵塞漕運就能愁死人。
打通南北物流的大運河,就是未來千年的時代脈搏,這個不是光靠意志就能抹殺的。
在河南憑空打造出一個經(jīng)濟中心,再以此發(fā)展出一個政治中心。這條路不好走,只能慢慢的摸索。
慢慢打造屬于自己的基本盤,有個好處就是沒什么天龍人在那礙手礙腳的。
正當方重勇絞盡腦汁想對策的時候,忽然眼角余光,看到大貞慧跟個老鼠一樣,在書房后門那鬼鬼祟祟的似乎想上前來,又有點不好意思。
“你在做什么呢?”
方重勇轉(zhuǎn)過頭詢問道。
大貞慧扭扭捏捏的上前,將手中厚厚的一疊手稿交給他。她面色有點微紅,不過在油燈照耀下,不是那么明顯。
“問吧。我猜你肯定有問題要問?!?
方重勇按住大貞慧的肩膀,讓她跪坐在自己旁邊的軟墊上。
“阿郎說要讓百姓富足起來,真的是因為那些原因嗎?”
大貞慧有些不確定的詢問道。她沒想到的是,方重勇如此宏偉而高尚的愿望,居然是出于那般陰暗的目的。
“可能你不太相信,但我覺得確實如此?!?
方重勇微微點頭說道。
他發(fā)現(xiàn)大貞慧似乎不太相信,于是嘆息解釋道:
“百姓們富足了,雇傭他們干活就會很貴。那么雇傭他們的人,就會想辦法使用不會吃飯,也不會喝水,甚至晚上都不用休息的機器。
并且,讓這些機器生產(chǎn)的效率越高越好,不斷推陳出新。
如此一來,技術(shù)進步就有動力了。大家都愿意使用新技術(shù),而不是榨取勞力。
比如說那天你見到的織布機,樓花機便是如此。旺季的時候,何富貴已經(jīng)安排織工三班倒的勞作,機器不會喊累。
何富貴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如果不用這樣的機器,單獨讓織工樓花,效率太低,何富貴賺不到那么多錢。簡單說就是機器比人好用得多。
假如百姓們都太窮了,只要給一點錢就愿意沒日沒夜的勞作,那么就有可能出現(xiàn)新機器還比人工貴的情況。
何富貴這般的人,就不愿意去購買新機器了。因為類似樓花機這種東西,也是會逐步磨損,時不時需要維修的?!?
方重勇長篇大論,掰開了揉碎了給大貞慧講解了一番。
后者恍然大悟,其實這個道理很好懂,種田的都明白。
如果耕牛的使用,花費太多,那么地主就會讓佃戶去當耕牛,這取決于佃租的高低。
如果把人也當做一種“器物”,那么他們其實也是有使用成本的。無論是富商,還是地主,雇傭人干活,都有成本。
人命如果不值錢了,下賤了,那么真就是連牛馬都不如。地主們當然也樂得少花點錢,把人當牛馬用。
如此理所當然的道理,讓大貞慧完全無法反駁。
“所以,將來無論世道有多好。
那些種田,做工,打漁,伐木。乃至在酒樓里當胡姬跳舞唱歌,當樂師吹拉彈唱的人,也都僅僅只能糊口而已,不可能發(fā)達。
能混口飯吃就不錯了,對嗎?”
大貞慧幽幽問道。
“是啊,幾乎是永世不得翻身,起碼現(xiàn)在是這樣。
靠近山林的,以伐木為生,父死子繼。
靠近湖澤的,以打漁為生,父死子繼。
地里刨食的,以耕作為生,還是父死子繼。
文人之家里容易出官員,地主收租,他的兒子還是收租。
皇帝的兒子是皇子,生來就富貴。
這個就叫種姓。
一個人投胎完畢,他的命就大概如此了。
由此又有什么上九流下九流之分。上九流往下九流走可以,下九流往上九流走,就要碰得頭破血流。
所有人都有自己逃脫不了的宿命。
而我要做的,想做的,便是給他們開一條路,搭一個梯子,讓他們有向上爬的機會。
如此而已。
如果我做不到,那么我要留下一本書,告訴后來人,要怎么開路,要怎么搭梯子。”
方重勇長嘆一聲說道。
“阿郎,我父親不如你太多了。”
大貞慧很是認真的說道。
“你父親要是知道你這么說他,肯定會把你吊起來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