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重勇裝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 “在下,在下是來求官的。” 元載終于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你倒是說說看,你能幫本官做什么呢? 畢竟,你是考上進士的人,終究會做官的。 現(xiàn)在來求官,想更進一步,也要有相應(yīng)的本事才行。” 方重勇瞇著眼睛詢問道。 “宰相不嫌大,刺史不嫌小,鄙人絕對不會讓官家覺得吃虧了。” 元載面色淡然說道。 方重勇不動聲色的點點頭,他一向覺得,肯送女的人,那絕對是有誠意的。 “有自信是好事,那本官先考考你。” 方重勇盤起腿,雙目直視元載詢問道:“如今江東大亂,盜匪四起,本帥若是要平叛,怎樣用最快的速度,讓江東安定下來?” “官家是求上策,還是求中策,還是求下策?” 元載面帶微笑,慢悠悠的詢問道。他從進來到現(xiàn)在,臉上幾乎都是掛著笑容。 “下策如何?” 方重勇面色平靜詢問道,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很關(guān)注,只是那種“姑且一聽”的表情。 “所謂下策,便是官家立刻親自掛帥去平叛。此舉勞神費力不說,還很可能按下葫蘆浮起瓢。 即便打贏了,也得防著坐鎮(zhèn)揚州的李琦背叛,實在是得不償失。” 元載的下策,就是方重勇現(xiàn)在準備實施的計劃。元載就毫不客氣的指出了此策的風(fēng)險:出兵太早,容易被人當(dāng)槍使。 “那中策如何?” 方重勇又問。 “所謂中策,便是謀取江東為輔,謀取淮南為主。 官家屯兵壽春,日日操練不息,枕戈待旦,甚至還可以派一些游騎去騷擾賊軍。 但是必須要坐視揚州被賊軍攻打圍困,絕對不能貿(mào)然出兵救援。 到時候李琦必定不做他想,一心只想投靠。 待雙方力竭之時,官家再帶兵一鼓作氣,先解揚州之圍,再率部打過長江。 到時候無論如何,起碼淮南已經(jīng)拿到,江北之地,已盡入官家之手。” 元載說出了他認為的中策。 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援而不救”,一直在李琦身旁敲邊鼓,吶喊助威,就是不去揚州解圍。 等兩邊的氣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xiàn)在揚州。 一口氣把兩方都收拾了。 不得不說,好與不好另說,這計謀確實是夠歹毒的。 “上策如何?” 方重勇頓時來了興趣。元載這廝果然有兩把刷子,起碼不說廢話。 “派些精干士卒,混進賊軍之中。 讓他們?nèi)ソ瓥|各地鼓噪造反,讓火燒得更旺一些。 人越多,糧草就越是不夠,這些人就越發(fā)要跟本地大戶起沖突。 讓他們瘋狂起來,互相攻伐,越亂越好。 如此,賊軍勢頭必定如星火燎原一般不可阻擋。 可是,這些賊軍頭目原本只是田舍郎而已,不懂發(fā)展生產(chǎn)。軍隊太多,供養(yǎng)軍隊的糧秣輜重勢必不夠,缺糧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所以兵越多,反倒是垮得越快。 到時候,王師再如同神兵天降,渡江剿匪。定然會受到當(dāng)?shù)卮髴魝兊臒崃覛g迎。 有本地人作為內(nèi)應(yīng),破敵就不難了。 然后,官家先殺賊軍首領(lǐng)以安民心,再殺土豪劣紳以平民憤。 以無主之地,分給失去田產(chǎn)的百姓。則江東大定,官家一呼百應(yīng)也。” 元載一臉正色的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 至于揚州如何,元載沒說,似乎也不必要說。因為江東的反叛發(fā)展得如同星火燎原,李琦嚇都要嚇死,哪里敢去跟方重勇講條件。 只怕不等方重勇開口,這位親王就會主動請求,來汴州“養(yǎng)老”。 不得不說,元載的計策,除了自己不當(dāng)人,也不把別人當(dāng)人外,確實好用。 其實元載的毒計說簡單也是真簡單。 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大部分都缺乏對應(yīng)的統(tǒng)帥能力,而且不懂得發(fā)展生產(chǎn)的重要性,常常都是流寇作風(fēng)。 吃光一地,就轉(zhuǎn)戰(zhàn)另外一地,如同滾雪球一般,人越來越多,后勤壓力也越來越大。 到后期,這些“義軍”的隊伍,戰(zhàn)斗力不是越來越強,而是越來越弱! 甚至連士兵吃飯都成問題。 而這個時候,本地大戶,已經(jīng)控制不住他們親手放出來的“惡魔”了。就算是“義軍”的首領(lǐng),也沒法做到如臂指使,都是下面的小頭目開始自行其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