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盛唐挽歌》
第(2/3)頁
“實不相瞞,最近本官倒是有件事頭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不知李先生對此有沒有興趣呢?”
方重勇微笑問道。
“不知,是什么事情呢?”
李棲筠面露疑惑之色,方清辦事居然用得到他?那也真是稀奇事了。
“今夜本官在府衙設宴,你來了便知,這里不是聊大事的地方。”
方重勇依舊是不肯直說。
當然了,選擇權在李棲筠自己這里,他要是不去赴宴,那就啥也沒有。
既沒有前程,也沒有風險。
如果去了,并且把事情辦成了,那么前程也就有了。
哪怕是故交,哪怕知道你有才華,不辦點事情就想進官場,那些考科舉的人會怎么想呢?
李棲筠其實看得很通透。
隨后,方重勇便起身告辭。今天在酒樓里偷聽了一下午,好像并沒有人罵他這個權臣是亂臣賊子。不得不說,這科舉的威力,還真是相當厲害。
恩蔭(也叫門蔭)里面帶一個“恩”字,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皇恩”。
換句話說,帝王通過授予貴族推薦家族子弟出仕為官的權力,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是天子給了他們不考試就做官的機會,這些人自然也要擁護皇權。
要不然,這個權力以后還在不在就難說了。
同樣的,科舉代替了恩蔭,為官之人就不再感激“皇恩浩蕩”了,因為老子的成績是自己考出來的,不是你這個狗皇帝給的!
如此,便大大弱化了臣子與天子之間的利益關系。
日積月累下,變化非常明顯。
“這科舉啊,終究還是往前進了一步。”
走到狀元樓門口的時候,方重勇忽然感慨了一句。
嚴莊會意,連忙接話道:“官家所言甚是,不過將來官家登基之后,這科舉還是得改一改。這士子不念天子的好,那可是不行的。”
“這種事情誰知道呢?”
方重勇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便邁步離開了狀元樓。
等他走遠以后,李棲筠侄兒李華這才長出一口氣,他心有余悸問道:“叔父,剛才那人是誰,感覺威嚴不可直視啊。”
“你喊方清,他已經聽到了。”
李棲筠對侄兒眨眨眼笑道。
“啊?那我這次科舉,不是,不是就……”
李華方寸大亂,深恨自己口無遮攔。
“放心,官家不是那樣的人。當年他私下里談論先帝,都是直呼其名,甚至亂起綽號。”
李棲筠擺了擺手,示意侄兒李華稍安勿躁。
等李華冷靜下來后,他忽然想起剛才的事情來,于是有些擔憂的問道:“叔父,那個……今晚您去開封府衙么?”
“去,是肯定要去的。只是官家找你辦事,絕對不會是什么容易辦的事情。”
李棲筠喃喃自語道,想起當年方清在安西時長袖善舞,指揮若定的往事,心中不禁一陣唏噓。
這世道變化太快了,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
夜已深,開封府衙書房內,李棲筠坐立不安的喝酒,身邊雖然只有方清、嚴莊、李筌等寥寥數人而已,他卻感覺壓力山大。
原因無他,席間談論的事情,不該是他這個連官職都沒有的人聽到的。
“諸位,關于這封信,你們怎么看?”
方重勇將手中的信紙揚了揚,環顧眾人問道。
書房內,安靜得針尖落地可聞。
“官家,安守忠這封信,大概只是想拉我們做靠山,現在先把他晾著便是了。”
嚴莊抿了一口酒,不以為意道。
“安守忠占據洛陽,這位置雖然要害,但若只是占著,卻不攻打河東與關中,那么則處于多面受敵的狀態。
占著還不如不占。”
李筌也開口說道,顯然,從軍事上說,目前占據洛陽并非什么高招。
李寶臣入主關中的時候,就留了根尾巴在洛陽,如今這根尾巴終于尾大不掉了!
李寶臣開始修仙后,關中朝廷就想讓馬璘代替安守忠,擔任洛陽防御使,調安守忠入關中投閑置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