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我都還沒出招呢-《盛唐挽歌》
第(2/3)頁
“不錯,本帥很滿意。今日召你來此,便是為了此事。”
方重勇面色沉靜點點頭道。
“呃,末將冒昧問一句,是何事呢?”
崔乾佑已經隱約猜到了一些,但他不敢肯定。
“出兵渤海國,扶持大欽茂奪得國主之位。”
方重勇正色說道,從身后的大柜子上取出一副地圖,然后將其釘在墻上。
“這……”
看了看上面標注的地名,還有密密麻麻的注解,崔乾佑發現方重勇這是蓄謀已久啊,早就把計劃安排好了,只等時機成熟后動手!
他還在看地圖的時候,方重勇便開口解釋道:“計劃的第一步,便是乘坐海船,在渤海國的東京龍源府海港登岸,占據海邊的鹽州城。然后你們護送大欽茂去龍源府治所慶州城,那邊有內應接應你們。”
“明白了。”
崔乾佑點點頭,他已經秒懂,這次不是去啃骨頭的,已經有人鋪好路了。
“本帥來跟你說說要點。”
方重勇找了根細木棍,走上前來指著地圖,跟崔乾佑講解此戰的核心在哪里。
在汴州長期與渤海國海貿的過程中,大欽茂利用海貿,已經跟龍源府的官員聯絡好了。幾年時間滲透,幾乎半公開的控制了龍源府。
等汴州的兵馬一到,龍源府就會立刻脫離渤海國朝廷,公布大門藝的死訊(其實官面上都已經知道,只是沒有戳破),發檄文指責大門藝之子謀害國主。
接下來,就是以龍源府為根基,持續為大軍提供后勤,最后崔乾佑帶著精兵翻過大山,閃擊中京顯德府,大欽茂會隨軍同行。
由于舊國主大門藝已死,新國主至今還沒露面,因此對于國內軍隊的掌控力度必定十分有限。
按照方重勇的推測,渤海國國內各府兵馬,很可能會按兵不動,誰最后贏了就站在誰這邊,不會貿然下場。
所以崔乾佑率領的稅警團看似人不多,實則是左右勝負的關鍵力量。
出現那種大殺四方的場面,可能性非常非常小。當然了,戰場上有各種意外,誰也不敢說不會出現意外,更不敢說穩贏。
只能說贏面夠大那就下場賭一把,僅此而已。戰爭嘛,就是賭概率。
聽完方重勇的解釋,崔乾佑長長的出了口氣,懸著的心也落回原處。
他抱拳請戰道:“請官家放心,這種仗要是還輸了,崔某也不必茍活于世,直接自刎謝罪得了。”
崔乾佑知道,方重勇這是給了他一個優差去辦。
去渤海國送大欽茂奪位,看似危險,實則躺贏。因為渤海國的軍隊,有戰斗意志的估計少之又少。那些競爭對手的私軍,或許便是最大的敵人。
而渤海國官面上的軍隊,只要崔乾佑沒腦子發昏故意去招惹他們,有大欽茂在,這些軍隊都會安安靜靜在各自屯守的城池里面呆著,裝作自己什么也看不見。
等大欽茂當了國主,發了詔書以后,這些軍中將領,自然會去中京顯德府拜見新國主。到時候大家心照不宣,論功行賞便是了,誰也不嫌棄。
不能說世間沒有二愣子,只不過腦子正常的人還是大多數,拼死跟大欽茂死磕的渤海國將軍,估計比三條腿的蛤蟆都難找。
換言之,這是大欽茂這幾年時間所布下的局,從送大貞慧去方重勇身邊,再到滲透龍源府,等的就是大門藝去世!
大門藝還在世的時候,他是大唐所冊封的渤海國國主,余威猶在。
大欽茂若是暴起發難,那就是打大唐的臉,渤海國國內的那些將軍們,也很難裝作看不見。
可是現在大門藝已經死了,那么渤海國政權的合法性,便已經不被大唐正式承認。大門藝的兒子們,誰要繼位,也得要大唐這邊點頭才行。
他們至少要拿到大唐的冊封詔書,當國主才當得名正言順。
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大欽茂就是鉆了這個空子,利用方重勇竊取了渤海國國主的執政合法性!
大唐的冊封詔書,大門藝的兒子們去哪里弄,大欽茂不清楚。
但是他要弄到,只需要方重勇點個頭就行,實在是不要太簡單。
就是代價有點大,不得不割讓東京龍源府,讓汴州軍駐扎。以后也就無法擺脫方重勇的鉗制,依舊是得乖乖的做臣子,在汴州政權需要的時候,該出錢的時候要出錢,該出人的時候也得出人。
要不然,方重勇既然可以把大欽茂扶持上國主之位,龍源府的汴州軍,也能把大欽茂拉下國主之位,換個人去當!
這種文攻武赫,最后出兵一錘定音,才是真正的戰爭啊!如果每一戰都這么打,又怎么可能會輸呢?
崔乾佑忍不住在心中唏噓感慨。
若只是披堅執銳,指揮戰陣廝殺,那他一點也不虛。可是把大欽茂這樣的老狐貍當棋子,實現戰略布局,那就不是一般的丘八可以做到了。
崔乾佑想起當年方有德,扶持大門藝奪取渤海國國主之位的事情。兩相對比之下,方重勇的手腕更高明,控制力也更強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