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最后的忠臣-《盛唐挽歌》
第(2/3)頁
占據河東的這幾年,我們一直謹小慎微的守著太原府。
倘若朝廷能夠撥亂反正,匡扶正義,我們交出太原府又如何?
倘若我們真的一心要爭霸天下,幾年前就動手了,又何苦等到今日?
可惜啊,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我們曾經效忠的那個大唐了。
李琬不過是皇甫惟明扶持的傀儡,韋堅更是霍亂朝綱的奸臣。他們,都不值得我們去效忠。
要不是顧忌李琬是太宗的血脈,今日我早就一刀將他宰了!”
李抱玉臉上閃過一絲惋惜和憤恨。
李抱真點了點頭,他亦是搖頭道:“是啊,真正的大唐,早已隨著開元盛世的落幕而消逝了。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守住這一方土地,護佑一方百姓罷了。將來如何,誰又知道呢?”
李抱玉轉過身,目光堅定看著李抱真說道:“正是如此。亂世之中,唯有實力才是根本。我們兄弟二人,必須牢牢掌控河東,才能在未來的亂局中立于不敗之地。天下無主,誰有本事,那就誰來??!”
李抱真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兄長,如今你可是自封的河東節度使,手握重兵,威震一方。若是放在開元年間,怕是李隆基早就夷滅我三族了,你我兄弟二人豈能在這府衙閑聊?”
李抱玉搖頭苦笑道:
“開元年間?那時的節度使,不過是朝廷的爪牙,罷免節度使也就李隆基一句話而已。哪像如今這般,各地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說到底,這都是亂世的自保之舉而已。
干弱,則枝強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多簡單一個道理,又何必多說?”
李抱真收起笑容,神情變得嚴肅:“兄長,你說……我們是否還有機會,重現大唐的輝煌?”
李抱玉沉默良久,緩緩道:“或許有,或許沒有。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活下去,讓家族興旺發達?!?
此刻他臉上寫滿了惆悵。
癌癥晚期求神拜佛的病人實在不要太多,因為生活沒有希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總要有個盼頭才能活下去。
但一個人認為生活有希望,不代表他的生活就真有希望,很多時候只是個人的一種愿景罷了。
李抱真點了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鏗鏘有力的說道:“兄長說得對。只要我們兄弟二人同心協力,未必不能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片天地。”
書房內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夜風輕輕吹動燭火,映照出兄弟二人疲倦的面容。
李抱玉走到書案前,拿起那卷《貞觀政要》,輕輕撫摸著書頁,仿佛在感受那段輝煌的歷史。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那樣的時代,或許再也不會回來了?!崩畋в竦吐曕?,語氣中帶著無盡的遺憾。
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心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很清楚,他,也包括李抱真,并無統帥與治理天下的能力。想要“復刻”大唐的輝煌,談何容易?
復刻都不可能,就更別提超越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抱真走到李抱玉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兄長,不必過于感傷。只要我們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遠不會滅亡?!?
李抱玉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絲欣慰:“你說得對。只要我們心中有大唐,大唐就永遠不會滅亡。”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仿佛在這一刻,他們又回到了那個繁華的長安城,回到了那個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
書房外,夜風依舊,桃花瓣隨風飄散,仿佛在為那個逝去的時代,輕輕吟唱一曲挽歌。
燭火漸漸暗淡,書房內的光影也隨之變得朦朧。
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依舊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夜空,心中充滿了對盛唐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期許。
他們知道,亂世之中,唯有實力才是根本。而他們所能做的,便是牢牢掌控河東,護佑一方百姓,伺機逐鹿天下。
盛唐就好似他們心中的白月光,永遠都在回憶里,在夢中,而不在現實中。
所以,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見一個愛一個又禍害一個的渣男。
夜風拂過,一片桃花瓣輕輕飄落在窗臺上,仿佛在為那個逝去的盛世,灑下一片片哀婉的花雨。而在這片花雨中,李抱玉和李抱真兄弟二人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寂寞。
……
“蒸梨蒸梨,長安袁家梨在汴州開店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汴梁城外的渡口附近,有個店鋪的伙計在門口叫賣著。
“袁家梨在長安才叫袁家梨,到汴州了怎么能還叫袁家梨呢?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為枳,豈可相提并論?
難道你這梨也是從長安運來的?千里迢迢,難道梨子不會壞掉?”
一個雙目呆滯的年輕人,指著伙計面前的蒸梨質問道,瞬間便有許多人圍攏了過來。
“你懂什么!這個梨就是我們袁家祖傳的!在哪里不是一樣的么?”
伙計昂起脖頸,毫不示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