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來了約等于沒來-《盛唐挽歌》
第(2/3)頁
鐺!鐺!鐺!
咻!咻!咻!
鐺!鐺!鐺!
元載耳邊只有箭矢破風以及釘入床板的聲音。他透過縫隙,看到了令人恐懼的一幕。
李抱玉和李抱真二人,已經被箭矢射成了刺猬,別說是死活了,尸體的慘狀都令人無法直視。
然而,那些赤水軍的丘八卻依舊向他們射箭,一輪又一輪,沒有一個人上前來補刀,也不想李抱玉開口說話。
他們就是來滅口的,行動迅速而果決。
不久之后,箭矢的聲音沒有了。元載慢慢從床底下爬出來,就看到一個身披皮甲的將領對他抱拳行禮道:“末將辛云京,得官家之命誅殺李抱玉李抱真二人,不知道閣下是……”
“元某乃是官家派來勸說李抱玉歸順朝廷的使者,沒想到,他竟然暗地里投了吐蕃。
元某還得感謝辛將軍救命之恩才是!”
元載順著桿子往上爬,立馬就跟辛云京的話頭“接上”了。
“那太好了,元先生手中可有官家的書信?口說無憑,現在大營之中還很混亂,末將需要信物去勸說還沒搞明白狀況的那些人。”
辛云京毫不掩飾,單刀直入詢問道。
元載沒有遲疑,直接從袖口里掏出那份方重勇寫的親筆信,將其交給辛云京。這位謀劃兵變的將領一目十行看完,心中大大松了口氣!
眼前這位,可謂是開鎖的鑰匙。雖然方清不在,天子也不在,但是元載這位使者來此也夠了。
辛云京只要通過元載的口,指出李抱玉暗通吐蕃,那么其他的事情就好說了。這件事就好比物理學上,一個物體不能搬動它本身一樣。
辛云京亦是需要引入外力來穩定局面。
“元先生可愿意隨辛某去其他大營?現在很多事情還沒完結。”
辛云京很是隱晦的提點了一句,眼前這位姓元的使者,看起來很機靈的樣子,應該可以通力合作。
“辛將軍請帶路,在下可以親自去勸說那些心向朝廷之人,不在話下!”
元載心頭火熱,對辛云京叉手行了一禮。
看看,功勞這不就來了么?
元載一直覺得,他到了汴州以后,就是典型的鴻運當頭,升官擋都擋不住的那種。現在一看,果不其然。
樹挪死人挪活,古人誠不我欺啊!
一行人來到新豐驛東面的大營,只見大營內的丘八已經列陣,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后,沿著木柵嚴陣以待。
辛云京的兵馬,隔著木柵與他們對峙,雖然沒有起沖突,但劍拔弩張的氣氛卻一點也不虛。
“這是康承奎的部曲,其父康太和開元年間擔任過赤水軍軍使。康承奎是其長子,在赤水軍中多年,頗有人脈。
他們是昭武九姓的人,但不是李抱玉的嫡系。”
辛云京湊到元載耳邊簡單扼要的介紹了一下。
同為昭武九姓,康氏肯定是涼州安氏的支持者,相對于辛云京而言。只是,支持者不代表鐵桿,康氏與安氏同為歸化后的昭武九姓,后人很多也搬到長安做官了。
某種程度上說,跟李抱玉一家是競爭關系。
元載在心中稍稍揣摩了一下,就已然明白,康承奎是可以爭取的。
他手中高舉著節杖,緩緩朝著營門走去。
元載一邊走一邊高喊道:
“某是朝廷派來與李抱玉聯絡的使節,得知李抱玉暗通吐蕃人之后,受朝廷之命抓捕私通吐蕃的逆賊!
如今李抱玉李抱真二賊已經伏誅,首級在此。某手中還有朝廷的書信與信物為憑,請打開營門,放元某入營接洽!”
一個手無寸鐵,穿著緋色官袍的文人,自然不會是什么套路。很快,康承奎部營門洞開,一個留著大胡子的將領,在親兵的護衛下非常謹慎的走出大營。
他只是簡單的對元載抱拳行了一禮,距離元載一步半的距離。之后卻是站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說。
“官家書信與朝廷公文都在此,請過目。”
元載將手中的信封遞給那位大胡子將軍,后者幾乎是一字一句的看完,最后才松了口氣。
“康承奎拜見天使,事發突然康某不知狀況如何,禮數不周還請天使見諒。康某這便打開營門,令軍士回軍帳待命,撤去軍陣。”
康承奎對元載抱拳行禮道,將書信還給了元載。
書信可能是假的,甚至是臨時偽造的。眼前這位使者也不一定是真的,說不定是辛云京派來的“演員”。
但是元載身后那個親兵,手里提著的兩顆人頭,康承奎卻是認識的。那就是李抱玉和李抱真的人頭!
不管辛云京是打的什么主意,此時此刻,他都已經得逞了。現在再去追究他該不該兵變,李抱玉有沒有罪孽,都已經毫無意義。
辛云京兵變成功,接下來,就是要好好站隊,然后爭取自己的利益了。
對此康承奎一點也不糾結,更沒有為李抱玉兄弟打抱不平的想法。
第(2/3)頁